苏厨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3/5)

这门非遗,集成了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诸多艺术。历来就是士大夫的高雅情趣。

不是文化深厚的人,不可能玩得好的。

老头笑道:“篆刻的‘篆’,古作‘瑑’,所谓‘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等到竹帛通行,篆字的形符,也由从‘玉’,改为了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到了周代,‘玺’大为兴起,以青铜为质,始分白文朱文两种。”

“到秦代李斯车同轨,书同文,中华文字由是一变。印文也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此时的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到汉代治印兴盛,史上正式有了汉印之说,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

“这门技艺,至新莽而大成。篆书作印,也于此时成为了定制。”

“我本是对文字流变有兴趣,因而开始研究。结果几十年下来,篆刻的爱好越来越深,而本末却倒置了。”

不要谦虚!你这末,已经够我仰望追逐一辈子了好不好?!

一老一小总算是找到了共同话题,篆刻虽然是苏油的苦手,但因为热爱非遗,后世篆刻的理论倒是所知颇多。

用他自己的俏皮话说,就是我也刻得一嘴的好印。一边准备饮食一边和老头聊天,倒是颇得老头喜欢。

没一会儿,唐淹来了,后边跟着张藻,挑着一个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