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对子女的性格培养,绝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走过花园,有一处小平地,那里有一口水井。
井口很小,水质清澈,一看井边那株小树苏油便笑了。
熟的不能再熟的东西——黄荆树。
苏油一眼就分辨出用哪几根树枝,用来抽七八岁时候的苏轼苏辙最合适。
苏八娘见到苏油盯着树枝一脸古怪的神情,知道这小子心里在想什么,便小声说道:“母亲很慈祥的,我们从小没挨过打。”
不过想想又觉得需要对苏油警戒一番,补充道:“不过换成小幺叔这么调皮的人,那就也难说了。”
苏油对着黄荆树做了个合什:“阿弥陀佛,黄荆树啊黄荆树,你我各自相安吧。”
八娘忍俊不禁,笑道:“那你可要乖些,保住黄荆树的真身,别让它因你被破戒攀折才好。”
院子里还有一株荔枝,树形优美,树冠巨大,听八娘说这是苏轼亲自栽种的。
此公打小就有种树的癖好,在眉山几处寺庙道观读书时,别的可能没留下,周边山上松树倒是被种下了不下三万株。
而且和苏油一样,苏轼还成系统地研究了松树的种苗繁殖和移栽方法,临老了还详细地写进自己的著作当中,当成一项得意的成果显摆来着。
八娘看到苏油的情形,狡黠地笑道:“不认识这树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