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银行贷款不说,市锻压厂拖欠外债也就一千万左右,在市属国营厂层面,算不上特别多。
一千万的债,分二十四期归还,一期也就四十来万样子。
梅钢拿出资金来,把所有债权人的前三期债权买断,转化为梅钢对市锻压厂的债权,实际也只需要花费一百二十万资金——整个还债计划由梅钢深度参与进来,自然能获得其他债权人的信任,但梅钢也只是花费一百二十万的资金额外持有市锻压厂的债权,并不需要为整个还债计划背书什么。
也就是说,还债计划将子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中途不能执行下去,梅钢就几十万资金陷到里面,而不用为市锻压厂的整个债务问题承担什么额外的责任。
但是,沈淮的条件也是明确的,就是市锻压厂所谓的“生产经营改善方案”要得到梅钢的认可,或者说同意让梅钢插手市锻压厂的经营。
市锻压厂作为市属国营厂,业务上归市计委管理,赵益成本人的使用任命,甚至要通过市委组织部。
田家庚到淮海省后,就推动国营厂及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东华市也把包括市锻压厂、市钢厂在内的一批国营厂先拿出来进行改制工作。
沈淮嘴里说是要插手生产经营改善方案,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插手市锻压厂的企业改制——这本该是由市计委直接负责,受梁小林工作分管——换作别人,梁小林早就变了脸色,只可惜他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到东华后就一直都气势凌人的沈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