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书记没擦干净的屁股。”李锋大概是电话给朱立骂得很没面子,有些不愿意去找朱立,也觉得沈淮没有必要把这事揽下来。很显然镇上不可能一下子把一百八十多万的款子还给朱立,这年尾年头换谁过去都免不了要看朱立的脸色,还要给朱立缠着讨债。
何清社说道:“接待站承包费提高到二十四万;朱立上回来镇上找杜书记跟我,我答应以后每年就还他二十万,他也没有意见就回去了。”也觉得沈淮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揽自己身上。
沈淮笑了笑,说道:“杜书记已经离开梅溪镇,这事要不能处理好,就是我的责任;李书记要是怕陪着我过去挨骂,你把地址写给我。”
沈淮坚持要过去,李锋自然也不能缩在镇上,喊上还在办公楼里值班的黄新良、褚强,开车赶往朱立家。
第一百二十四章一盆洗脚水
朱立家就在镇东首,走下梅公路再下花溪村的村便道,七八分钟就到了,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灯光通明,远远看着就看出这小楼气派非凡。
在路上,李锋把朱立的情况简单的跟沈淮介绍了一下。
朱立是梅溪镇人,八十年代初是市建公司的经理,八几年的时候赶上第一波下海经商的热潮,朱立停薪留职,回到梅溪镇承包镇建筑站,拉起队伍来接工程,也是梅溪镇最早富裕起来的那一小撮人。
要不是朱立在镇文化站大楼上栽了一个大跟头,身家怕是不比禇宜良、潘石贵差半分。
不用李锋细说,沈淮也能想象一些情况。
当初在建文化站大楼时,朱立差不多垫了三百万进去。
朱立当时应该没有三百万的身家,一部分资金应该是从民间借贷,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工程会从此叫他陷进去。
九三年受通货膨胀之苦,私企向银行借贷的官定利率就高达16%,民间借贷通常都是两分息、两分五厘息,甚至更高。
镇上现在还欠朱立一百八十多万,就算何清社答应以后每年的还款额提高到二十万,这二十万还远远不够支付利息的。
朱立在文化站大楼上栽得跟头太大,之后主动放弃承包建筑,对镇上领导没有好脸色,甚至心怀怨恨,都不难理解。
沈淮要褚强把车停在路边,他们沿着便道往里走。
“这个朱立还是很不错的,早年手头宽裕些,村里这条砂石路就是他出钱修的。”李锋跟何清社一样,在梅溪镇工作了好些年,对梅溪镇的情况都很熟悉。
走到近处,通过玻璃弹簧门,看到楼下堂屋里坐满了人。
李锋一脸苦笑,知道年尾坐在朱立家都是讨债的,他这时候陪沈淮过来找朱立,就是自讨苦吃,指不定就会给朱立的这些债主们缠上来。
“那个胖子就是朱立。”李锋指着那个满脸苦相,挤着笑跟债主们说话的中年胖子。
沈淮以为朱立应该跟褚宜良一样,都是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企业家,哪里想到会是个长相猥琐的大胖子。
李锋没敢直接带着沈淮进堂屋,看着西侧房里有女人的身影,知道是朱立家的女人,拉着沈淮往那里走,小声喊道:“朱立家的,我是镇上的李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