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热潮,东华市也不甘示弱,而第一座百米高楼的投资重任,就落到效益最好的市钢厂手里,熊文斌仅仅参与了天衡大厦的前期规划,就给调离了市钢厂。
天衡大厦于九零年破土动工,刚挖好地基,市钢厂就陷入经营困难。三年时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多次催促下,天衡大厦才艰难地收了顶,但后续工程则完全没有资金投入,停工到今天已经有十个月时间。
而随着年中海南省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沿海各大城市的商业房地产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天衡大厦的复工也就看上去遥遥无期。一入夜,天衡大厦那一块就黑黢黢的一片,仿佛东华市身上缺掉的一块大伤疤。
而要完成后续建设,至少还需要一个亿。
此时硬要市钢厂抽一个亿的资金来完成天衡大厦的建造,无疑是促使维系八千人饭碗的市钢厂速死。而东华市今年可支配的市级财政收入不过十二亿,到处都是求爷爷告奶奶喊穷的声音,也没有可能抽出一个亿来去补这个窟窿。
天衡大厦的问题,完全是吴海峰跟高天河遗留下来的,谭启平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但天衡大厦的问题,要是能由谭启平亲自解决,这个意义就大不同了。
除了能打吴海峰、高天河的脸外,谭启平在东华官员当中的声望也将大幅提高,更可以借着天衡大厦的问题捋一批人下来,换一批人上去。
“听熊文斌说,你跟你这个法国表姐,关系似乎不是很融洽,我也就没有再关心这件事。”谭启平问道,“怎么,这消息是她那边漏过来的?”
“不管孙家还是宋家,我们这一辈人里,野心勃勃的不少,所以兄弟姊妹间处得不是很好,再一个,我打小性子就顽劣,不讨人喜欢。”沈淮总不会跟谭启平说之前那个浑蛋在海外的混账事,摸着鼻头,避重就轻地说道,“我这个表姐,这次到国内也是想做一番事业,叫家人刮目相看,所以还能谈到一起去。”
谭启平哈哈一笑,他虽然不会刻意地去打听宋乔生为什么对这个侄子冷淡,也没有渠道去打听沈淮在海外留学时的表现,但沈淮回国后在淮海省的近三年来表现,他这段时间还是有所耳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