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知道的。”沈淮心想谭启平赴任的消息这两天应该就会传到东华吧,有陈铭德的前车之鉴,谭启平到东华后不会轻举妄动。
谭启平在市里不轻举妄动,他要再在梅溪在耐着性子按兵不动,这他娘的僵局何时才有可能打破?沈淮也知道谭启平是乐意看到他跳头当条鲶鱼把东华的死水撑活一起,只要闹出来的局面是他市委书记所能够控制的就行。
见沈淮不说背后有人做靠山,陈丹也不好奇,相反,沈淮今天跟她说的话,已经是够多了,何况这些话本不该说给她听的——陈丹觉得很奇怪,觉得沈淮的心似乎很孤单似的,再想到他前些天抱着金子痛哭的情形,心想,或许他只是要找个人说说话吧。
第四十一章地盘
吃过饭,沈淮也没有立即回镇政府,而是在镇上溜跶起来。
接待站是九零年新建的楼,可以说是除了钢厂之外,梅溪镇最为标志性的建筑。
楼临街高三层,往西逐级抬高到五层,半弧形结构,线条很流畅,外立面贴满白色间缀蓝花的马赛克,仿佛一道涌来的白色海浪。
临街的半片楼作为镇接待站使用,除了餐饮之外,还有客房部。不过梅溪镇挨着东华市区很近,对住宿要求稍苛刻一些的客人,都会住到东华市区去,接待站的客房部,经营状况谈不上理想,唯有餐饮部依靠政府跟钢厂的吃喝过得特别的滋润。
从接待站南面的庭园绕进去,就是跟接待站同一栋楼的文化站。
说是文化站,其实也早承包出去了。
进门底楼的大厅里就摆放了一圈游戏机,大中午的,里面拥挤了不少社会青年以及梅溪中学的学生,在角落里还有一群人围着赌游戏币的两台,没有人在意沈淮走进来。
从转角扶梯走上去,二楼是镇上的录像放映厅。门口挂着一张黑板,用红白粉笔写有今天下午要播放的录像。
《卿本佳人》的影片名上,还大大的标注着“香港yàn • qíng大作”六个字。
三楼是舞厅,里面光线暗暗地,还没有到营业的时间,看不到有人在。四楼才是镇文化站在这栋楼里唯一保留的设施,镇图书室。图书室的门虚掩着,也看不到有人在。
五楼是办公室,大中午也看不见有人在,再上就是天台。
天台上有对情侣躲在角落里对吃舌头,穿着梅溪中学的校服,看到沈淮上天台来,才分开来,故作镇定的转头看向外面。
除了钢厂的高炉、自来水厂的水塔,梅溪镇就没有比这栋楼还高的建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