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人,能力、品性都极好,可就是少了那么几分运道。
每每都不能打胜仗,如此便也不是什么名将奇才。
自家这侄子,小小年纪,能力出众,关键是还会“相面”。
想来运气不会太差。
当然,现在就考虑什么继承人的事儿还太早。
他们虞家爵位、兵权都没有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让新生代们留在西城,好好的开开荒、种种地,顺便也考察一下几人的能力,似乎也不错!
虞二在心里,略略改动了一下他的计划——
“四弟,咱们两个回军营,让二郎、四郎、五郎和九郎他们留在西城。”
“武镇,就交给他们了!呵呵,我要看看咱们虞家的下一代们,到底谁最优秀!”
虞二送走了何甜甜,这般跟虞四说道。
“武镇?二兄,你要把武镇交给孩子们?”
虞四略吃惊。
原本,二兄跟他商量好的计划是,二兄回军营,而他带着众子侄去武镇。
武镇啊,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镇子。
而是他们虞家在西北的大本营。
那里有一个沙城坞堡,还有两支虞氏旁支,八百部曲,以及一千多亩的田地。
虽然不是什么良田,却也能靠着这些田地养活坞堡上下。
关上坞堡的大门,武镇就是个小小的城池。
慢说马匪、沙匪了,就是小股的北戎兵,也轻易不能攻破。
武镇是虞家最大的退路,若是这里出了问题,他们虞家想要重新崛起,就非常困难了。
“嗯,孩子们也都大了,也该好好历练一番。”
“尤其是九郎。四弟,祖宗保佑啊,这孩子简直像极了大兄和大郎。”
虞二兴奋的感慨着,见虞四还是一脸的不赞同,便笑着将刚才何甜甜的话,简单的转述了一番。
“哦?九郎竟能想到这些?”
虞四也是又惊又喜。
九郎才十岁啊,虞四的大儿子四郎,今年都十九了,虽然未及弱冠。
可早已娶妻生子,应该算是大人了。
四郎也在西北大营历练了三年,上过一次战场,亲手杀过北戎兵。
也算是新一代中的佼佼者。
勉强也能称一句“有勇有谋”。
但,这会儿听了二哥的话,知道九郎这个便宜侄子都有怎样的筹谋。
虞四忽然觉得,自家只知道吆喝着要去战场,为家族立功的四郎,根本就算不得“有谋”。
有个屁的谋啊,就会喊打喊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