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会落个手足相残、罔顾亲情的骂名。
连三夫人一个妇道人家都相信,虞大将军还留有后手。
虞三郎一个在外面替虞家料理庶务的男人如何没有猜测?
虞家的暗卫、部曲,这些人,只认嫡枝的家主。
似虞三郎这样的旁支,若是做出了侵害嫡枝利益的事儿,那些人会毫不留情的下杀手!
虞三郎在牢里这段时间,早已把利弊权衡清楚——
事到如此,既然已经无法跟虞家切割,那就只能跟大房“同舟共济”。
最不济,也能落个有情义、顾大局的好名声。
将来虞家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他虞三郎也就能从无足轻重的庶孽,变成了同患难的亲兄弟!
虞三郎有了决断,便严声呵斥妻子,“不管大嫂做了什么,都是为了虞家!我等既不能帮大嫂的忙,那就不要拖后腿!”
虞三郎说这话的时候,略略抬高了一下音量,正好可以让隔壁牢房的侯夫人听到。
侯夫人抿抿嘴,聪明如她,当然听出了虞三郎的言下之意。
她垂下眼睑,唔,三房倒也不全是蠢的。
虞三郎或许有些小算计,但还是能够顾全大局的。
就算不是为了大局,他能做关键时候不犯蠢,也是很好的。
看来,以后倒是可以给三房一些机会。
“杨县君,虞小郎君,少卿大人请二位上堂!”
差役对侯夫人母子还算客气。
永安侯府被查抄,差役不能称呼侯夫人为“夫人”。
不过,侯夫人未出阁时,因为是宗室女,得了个县君的诰封。
现在差役称呼她为杨县君,倒也算合理。
“多谢!敢问这位郎君,少卿让我母子上堂,所为何事?”
侯夫人扶着虞衍的手站起来,略略整理了一下仪容,客气的问了一句。
“有个案子,少卿想问县君几句话!”
差役客气归客气,不该说的话,却半句都没露。
案子?
什么案子?
不就是让公孙大郎去公堂上“自首”嘛,承认自己是虞衍。
侯府被查抄那天,他恰巧在侯府玩耍。
因为调皮,与世子互换了衣裳,官差按照服饰抓人,便误把“公孙大郎”当成了侯府世子收押。
……这是侯夫人跟公孙雷事前商量好的说辞。
或许有些漏洞,但少卿是聪明人。
圣人都没有对虞家赶尽杀绝,如今侯夫人不过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家独苗苗逃过流放之苦,大理寺少卿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虞家和公孙家一口咬定,就算少卿不肯放水,他也不至于过分严查。
侯夫人还暗中联系了自己的娘家,想着如果真要有个万一,就让父亲或是兄长跟大理寺卿好好谈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