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也累了,睡马车睡客栈,可算能睡家里了。
沈羲和从正屋出去,手按住胸口的平安扣,他和宋昭清祝修远不一样,他们想要状元之位只是想要状元之位,他想要状元夫人。
三月十五,天朗气清。
五百一十二名贡士在保和殿应考,今年的策论,考的是水利。
晋阳一带水患频发,百姓苦受其扰,力寻治理之法。
水利考过许多次,有疏堵两种办法。
疏通河道口,加宽加深水断面,炸除礁石,清除河道内的沉船树枝,此为疏。
修建堤防护岸,植被草木,此为堵。
二法众考生皆知,可是疏通河道异常险峻,水流湍急之处人掉进去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更别提清除河道的沉船枯木。
修建河坝又劳民伤财,这两种法子,前人都试过。
沈羲和读书多,思路活泛,下笔如有神助,引经据典,结合晋阳一带地形地势,写了洪涝起因,治理方法,最后又写因地制宜,宜采取分流抗洪之法。
所谓分流抗洪,指的是开挖新的河道,引流分洪。
这法子也有人写,只不过没沈羲和写的全罢了。
日暮时分,钟声从殿外传到殿内,考生放下笔,等待考官收卷。
天边一片彩霞,刺目晃眼,沈羲和在保和殿殿前站了一会儿,眼角余光见有人过来。
他转过身,冲来人拱了拱手,“宋公子,祝公子。”
宋昭清还了一礼,对于他们这种人,过目不忘,见过一次就能记住,认识没什么可奇怪的。
祝修远:“沈公子。”
沈羲和不明所以地看着两个人,为何宋昭清和祝修远过来,他们不着急回家吗。
沈羲和同他们不一样,他有未婚妻,得快点回去。
沈羲和问:“二位可有事?”
宋昭清微微敛眉,大事没有。
他们二月初到盛京,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早闻沈羲和此人,却未曾正式见过,所以殿试过后才过来一见。
祝修远道:“问问沈公子琼林宴的事。”
殿试后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并赐宴庆贺,若无意外,状元会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个。
自古探花郎容貌俊美,但祝修远并没觉得自己长的多好,也没觉得探花郎非自己莫属,状元他还是有一试之力的。
沈羲和道:“琼林宴在三日后。”
殿试放榜,三日阅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