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课程的老师,唐义华他们全部都是从叶刚的队伍里挑选出来的。
那些在末世之前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普通人类幸存者,在末世之后的青山基地,再一次得到了让自己发光发热的机会。
同年五月,叶刚带着青山基地的数万居民开始折腾第二产业和医疗卫生事业。
同年六月,青山基地陆续开了四家社区诊所。
这四家社区诊所,一家在内城,主事的人正是夏扶风,三家在外城,主事的人分别是后期投奔过来的三个知名医生。
同年七月,挂在白景文那家实验室名下的药厂正式成立,部分有着相关技术或者经验、人品也已经被反复考验过的内城居民获准进入药厂工作。
同年八月,叶刚交由强哥、六子等人督建的日化工厂、服装工厂、鞋帽袜厂相继落成,青山基地的普通人类幸存者一下子便拥有了大量就业机会。
一直以来只能做“散兵游勇”的普通人类幸存者被各家工厂的招工告示吸引,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为自己争取一份就职期长、收入稳定的好工作。
叶刚这几年来培养出来的得力臂膀全都被他派了出去,他们有的坐镇工厂负责日常经营,有的主动传递消息给其他基地,为自家的新商品拓宽销路,有的则带着荷枪实弹的战斗人员,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在厂区巡逻。
当青山基地开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消息传出去后,仍在不断搜索末世前的物资,最多也就养一些木系异能者发展一下农业的绝大多数基地都把这事儿当成了一场笑话。
末世之后人口锐减,末世之前留下的物资至少够现存的人类用上五六十年。
五六十年之后,如今还活着的这些人死没死绝都还是两说,什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很多幸存者根本就连想都不耐烦想上一下。
他们关心的、会为之操心的,就只有安全的居留地和足以果腹的食物。
虽然这样的生存状态代表着明明白白的悲观心态,可在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末世,真正能够保持希望,对自己、对人类的未来仍旧持乐观心态的又有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