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行远老气横秋道:“年轻人有上进的锐气,也没什么不妥。此次是我连累了文兄与杨兄,你们遭受无妄之灾,这想起来方才心中有愧。”
听文虚怀的口气,大约家里早就与他通过气,整个官僚机构都为此而在调整。叶行远甚至有点受宠若惊,自己不过一个新丁,便得如此关照,也算是独一份了。
文虚怀摇头道:“贤弟哪里话来?适才你这几句话于我如醍醐灌顶,不入翰林便不入翰林,又有什么了不起?”
他终究还是年轻,心里藏不住话,又因为叶行远之言而心中震动,不知不觉便傲然开口。旁边的杨博翻了个白眼,心道翰林清贵,又是升官的快车道,要不是受叶行远连累,谁愿意另择别途?想到此处心中更有些怨怼。
他们在私下说话,沈孝与二皇子进了吏部,与主事的侍郎略略寒暄之后,就直接开始了选官,点名第一个便是状元叶行远。
叶行远安然上堂,先拜见了大学士与皇子,又拜了吏部侍郎方朝元,便恭敬的站在下首,似乎是在耐心的等待命运判决。
沈孝与二皇子对视一眼,并没有急于宣布叶行远的去处,而是轻轻咳嗽一声,干涩道:“叶行远,你是今科状元,本依惯例,应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之职。
只是近年来乃多事之秋,朝廷之中缺少许多实务职官,本次恩科之前内阁便有议要让这一批新进士下地方锻炼。你身为状元,正该以身作则,因此对你的安排有些变动,你可有异议?”
安排授官,乃是上峰的意思,个人的意见又有何用?沈孝虽然假惺惺的问了一句,但就算叶行远掀桌子大闹,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组织决定。
叶行远是读书人,当然也不可能如此耍赖,只从容拱手问道:“朝廷有难,吾辈当奋不顾身以报皇恩,岂能挑挑拣拣?不知授学生何种官职?”
这少年还挺好说话的啊?沈孝一直听说叶行远牙尖嘴利,来之前还有些惴惴不安,生怕万一叶行远吵嚷驳斥,自己固然能够将他压下去,但面子上终究不好看。
如今看叶行远一副服从组织安排的良好态度,沈孝也甚是欣慰,心想这人几度拜见座师不遇,大约也明白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