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会有内侍过来打扫,何必浪费时间,给那些小人减轻工作量?
王离推开半步堂的大门,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皎洁的月亮,满意地持着月牙戟大步离去。
※·※
当月亮缓步爬上树梢的时候,大秦帝国最年轻的上卿大人,正在和平日一样教婴习字。他身上还穿着那件绿袍,尽管那上面被人恶作剧般地用利器划破了多处,但都已费尽心思地尽量用线补好了。
因为竹简太过珍贵,绿袍少年就用浅盘装了一层沙子,让婴在上面用木棍当笔来练习写字,而所教导的内容则是《论语》。
婴实际上比绿袍少年还要大一岁,《论语》里的道理也是可以听懂的,借此来习字倒是事半功倍。绿袍少年也不是按照顺序来教的,因为竹简都是散乱的,他随手翻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这一晚刚好讲到《论语·季氏》里的一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婴着迷地听着甘上卿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屋中回响,断句和起伏都是恰到好处,嗓音又是压抑的低沉,格外好听。婴虽然识字不多,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稚子。论语就是多读多诵就会有所感悟的字句,婴下意识地跟着绿袍少年朗诵,听他解释着一些文字的意思,很快就懂了这段话的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婴喃喃自语着,已经初步可以称得上俊秀的面容上挂着痴狂的表情,“此言甚赞。”
绿袍少年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这些天下来,婴在他的教导下,不管认字认得如何,这说话倒是开始文绉绉起来,而且一言一行的气度也都在下意识地模仿他。不看他身上那件满是补丁的绛紫色衣袍倒真有了点秦国贵族的小模样。
把孔子说这段话的背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还有几个比较难写的字单拎出来仔细教婴写了几遍,绿袍少年就起身把有些变暗的灯添了些灯油。
“已经足够亮了。”婴抬起头,有些可惜地看着被绿袍少年又加满的油灯。
“对眼睛不好。”绿袍少年淡淡地说道。他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借着月光习字看书,结果把眼睛都给看坏了,看东西很模糊。后来还是师父给他扎了几针,吃了几服药才治好。这也就是他那个很有能耐的师父才能做到,而且现在还有些后遗症,晚上没有光的时候都会看不清东西。据说那些有名的大儒,也都多多少少有些眼睛方面的问题,而且是终身难以恢复。
婴对绿袍少年的说法表示怀疑,但后者算起来也是他的师长,尊师重道的他还是压下心中的牢骚,按照这位甘上卿的要求,挺直腰板,坐姿标准地看书写字。
绿袍少年却不再看竹简,不说那些竹简他都早已经倒背如流,他对于自己的眼睛还是颇为看重的。他打算闭目养神一阵,顺便想想自己未来的走向问题。
只是他的眼睛刚闭上,就听到“哐当”一声响和婴的惊叫声。
他立刻站起身,发现是一枚石子从外面扔了进来,打破了牖窗的薄木片,差点还砸翻了桌子上的油灯。
窗户这么一坏,冷风就“呼啦啦”地吹了进来。婴十分不能忍,竟一改之前的怯懦,握着拳头咬着牙冲了出去。
绿袍少年倒是不担心他的安危,而是弯腰捡起那枚石子,发现外面包了一层白色的帛布,隐隐还透着墨迹。
他皱了皱眉,拆开一看,那枚石子竟是上好的黑色玉石,而帛布也是上佳的丝帛,丝帛之上还有十数个字。
“化干戈为玉帛,可敢半步堂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