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

分节阅读 25(2/2)

穆连潇甩了甩头,水珠沿着棱角分明的脸滑落,他抬手随意抹了一把,听见身后脚步声,他敏锐地转过了身。

“世子爷,”来人是他的小厮,手中捧着一只锦盒,笑道,“内院里老太君让人送来的,说是杜家那儿送来的花瓜。”

花瓜?

穆连潇愣了愣,待想到今儿个是七夕,他的脸不由就是一烫,也亏得他不是细皮嫩肉的白面书生,又刚叫太阳晒了许久,没有叫外人看出端倪来。

偏过头清了清嗓子,穆连潇掩饰住尴尬,道:“你放书房里吧,我先去换身衣服。”

待收拾妥当,走进书房时,穆连潇一眼就看到了那只锦盒。

七夕送花瓜是惯例,只是不知道,杜家那位五姑娘会送个什么样的花瓜来。

打开锦盒,穆连潇看着那龙舟模样,不禁怔住了,这分明……

良久,才放下盖子,取出那龙舟,细细看那花瓜。

简单却大气的龙舟,顶层的大鼓与擂鼓的人又是那般清楚明了,穆连潇凑到眼前看了,那人扎起了袍子下摆,撸起了袖子,明晃晃的就是他自己。

莫非,端午那时,她在岸边看着他?

若不然,怎么会雕刻出这样的花瓜来?

想到杜云萝已经见过他了,而他却连对方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晓得,穆连潇多少有些可惜。

要早知那****在岸上,便是他自个儿抽不出身,也要叫身边的几个小厮远远去望一眼。

长了茧子的指腹拂过那龙舟,穆连潇徐徐吐了一口气。

两家刚开始议亲时,他是不知道的,要不是安冉县主那一席话,他根本不晓得家里正在商议他的婚事了。

京中流言四起,穆连潇内心里对受了无妄之灾的杜云萝多少有些愧疚,待石夫人来转述杜家的意思时,他才帮着说了几句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家里长辈都选了杜云萝,他又已经连累了人家,总不能真的叫人家委屈了吧。

说不上满意亦或是不满意,仅仅只是不想委屈了她。

可现在看着这只龙舟,穆连潇脑海之中冒出了一个念头,他想知道,这个把他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杜云萝,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他要娶的妻子,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花瓜不易保存,没过几日就会坏了,若是玉质木质的,定能摆上许久。

穆连潇很是可惜,但他清楚雕刻花瓜与雕玉石木头不同,以一个闺阁姑娘的手劲儿,只怕是不成的,但要请旁人依着这龙舟来雕,他又觉得没什么意思。

毕竟,要是亲手雕的,才是心意。

这般一想,心中倒是存了个念头,待杜云萝生辰时,他倒是可以雕些东西送她,只是不晓得她的模样,不知道什么东西衬她。

要是能知道就好了……

这般心灵手巧的姑娘,笑起来一定是甜甜的。

月上柳梢。

杜云瑛炸的巧果也送到了莲福苑里。

两只拜月的玉兔活泼可爱,最叫夏老太太喜欢的是一只荷花篮,不仅那篮子是炸出来的,里头的各式花卉也是巧果。

兰芝简单数了数,笑着道:“老太太您看,这里头十一二种花,各个都不同哩,三姑娘当真是蕙质兰心。”

夏老太太爱花草,叫兰芝捧上来一个个瞧了:“这是桃花,这是芍药,这个是牡丹,还有鸢尾……”

苗氏坐在一旁抿茶,喜笑颜开。

自家姑娘长脸,可是比什么都要紧的。

夏老太太数完了,又夸赞了几句,这才让姑娘们都散了。

姐妹四人结伴往园子里去,前后都有丫鬟婆子掌灯笼,倒是不昏暗。

亭子里备下了茶酒果子,又点了香炉,几人一道对着那织女星拜了拜,这才落了座。

杜云茹说笑了几句,慢慢就有些低落下去。

杜云萝瞧在眼里,伸手握住了姐姐的手:“怎么了?”

“我只是想,”杜云茹的声音幽幽的,“这是我在府里的最后一个七夕了……”

此言一出,连杜云瑛和杜云诺都沉默了。

离杜云茹出阁,也就一个多月了而已。

便是平日里心中总有小九九,这个时候,倒也生不出那些心思来了,纷纷安慰了杜云茹几句。

杜云茹也就是一时感慨,赶忙收敛了心神,又寻了些有趣的话题,几人说说笑笑的,直到夜深时,才各自散了。

七夕是姑娘们的七夕,对于当家太太的苗氏,每年七月最最要紧的还是中元节。

隔日里训示时,苗氏又耳提面命了一番,确定一切有条不紊后,才算了放了心。

第四十九章慈母

婆子娘子们各自忙碌去了。

苗氏坐在花厅里,闭着眼睛凝神,泉茵捧了一盏热茶上来,苗氏才睁开眸子,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抿了一口。

无论是盛夏亦或是隆冬,苗氏都喜好热茶,一口咽下,只觉得心肝肺都舒畅了。

沈长根家的匆匆进来,福身道:“太太,前头来禀,四爷回来了。”

苗氏的眉头微微一蹙,放下茶盏:“云荻回来了?”

“刚刚入了府。”

苗氏闻言就站起了身,准备往前头去。

泉茵上前扶住了她,劝道:“太太,昨夜里您歇得就不踏实,这会儿好不容易能得了空,不如再坐一会儿。四爷院子里,万事都是准备妥当的,您不用担心。”

苗氏嗤笑一声:“这点儿疲乏算什么?云荻可是老太爷的心尖尖,少走这一趟,回头还不晓得会传出些什么话来了呢。”

沈长根家的赶紧宽慰了几句,冲泉茵摇了摇头。

泉茵垂下头,心中多少有些不平。

三房那儿,一个个都是老太爷、老太太的心尖尖,轮到他们二房的爷与姑娘,就生生落了人家一头。

想到自家太太这几日辛苦,泉茵撇了撇嘴。

三房那里是又不出力又得好处,便宜占足了,自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