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感知根本不去管那些最本源的线条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只是看最本源的线条。
所以他视线里的画卷和周围人所看的完全不一样。
他所看到的,便是一幅发黄的残卷,粗粝的草浆纸面上,画着的其实只是两座山。
一座浓,一座淡。
山顶上方飘着几抹白云。
两座山前,有一条大江流过。
这幅画的右上角是缺失的,所以那座淡山缺了一个角,大江少了一段。
上百条深浅不一的墨线,或者说剑意,或者说符文,组成了这样的一副图画。
----2014/11/516:13:07|10131522----
第五十二章点拨
全文字更新,TXT下载,尽在请看小说网/
丁宁静静的看着这山、这云、这水,很快便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金重于水,落入水中则沉于底,寻常干木投于水则浮于表面,清气上升,飘于高空,浊气下沉,积为尘土。
万物运行,都有其特性,都有其规律。
各种本源的天地元气,组成天地万物。
再细微的东西,在这世上经过,必定会留下痕迹。
细心的猎人,能够在草丛里发现梅花鹿的脚印,无知却有闲的孩童,能够发现清晨草叶上蜗牛爬过的痕迹。
修行的本源,便是探究万物生灭的规律,感知极细微的天地元气流动留下的轨迹,悟出可以改变或者引导这些轨迹的线路。
文字和图录想要描述的是这种线路,而这种写意残卷,则是直接舍弃文字和图画,直接来描绘这种线路。
这是表述的不同手段。
只是和那些文字描述的相比,写意残卷本身也就像是一道符,一个法阵,因为其中的这些墨线,本身就是可以改变和引导天地元气的符文。
大多数修行手段相通,很多线路都有着规律。
所以许多修为高深的修行者,都是举一反三,都是通过很多修行图录、符文的规律,来参悟未知的轨迹。
而即便是这些境界已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看到某些线条就已经油然产生熟悉感觉的强大修行者,在看这样的经卷参悟时,最先要做的,便是要寻找起笔。
寻找留下这份经卷的修行者落的第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