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当然还要继续谈,确定以后相处的模式和未来的规划。
当然,在这之前,需要对方先要消化掉世界观的冲击。
所以会议暂停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陈晨跟官方的人多次碰面,多次进行各种测试和确认。
陈晨直接花费能量,在京城西北方向的一个沙漠中,建立了一个对应的空间。
通过管理系统,将这片沙漠改成了森林。
然后又直接完成了一个河道裁弯取直工程。
最后又在南方的海域中,构建了两个岛屿,直接修建好了机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这三个测试,消耗了数以百万计的能量,但是对应现实实际的成本,那是百亿记以上。
关键是,时间成本。
用短短一天,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一项大型工程。
仿佛把现实世界做成了游戏。
几天后,双方再次见面的之后,代表们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经过几天的观察、讨论、询问之后,他们接受了信息构建世界的猜想,肯定了陈晨的存在。
对方希望陈晨与官方的科研机构,一起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课题和方向可以让陈晨本人来主导。
希望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能力,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政府企业的管理水平。
同时,对方也会配合和引导陈晨,参与任何想要参与的失业,可以把陈晨作为下一代的接班人培养。
最后谈到细节上,基本上就是,只要不是违法违纪,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陈晨要什么给什么,想要做什么都可以配合。
这看似很夸张的待遇,其实非常的正常,陈晨完全没有意外,不给才是意外。
对方只是要把陈晨留下,确保陈晨的心态仍然向着这个国家。
甚至于,希望主动让陈晨成为这个国家未来的元首。
好把陈晨锁住,让他专心为这个国家谋利益,而不至于想着去其他国家试试。
陈晨本来就没打算走,所以就直接接受了这边的提议。
然后,经过几天的详细磋商,确定了合作的框架和方向。
然后,对方修改了公民大会之上的报告,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公民大会之后,方的合作,应该说,是以信息世界技术为核心的社会改革与科技革命,逐步展开。
表面上,在信息世界,彻底放开对陈晨的限制,逐步吸收同化所有的原生空间。
大力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为陈晨供应更多的能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