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结同心【完结】

分节阅读_189(2/2)

卢岩被她逗得笑起来,同时心里暖暖的,这个傻姑娘···¨

“好了好了,这是场面话,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他又说道。

刘梅宝眨着泪眼看他。

“你又想用什么话安慰我,我告诉你都没用我又不是小孩子…”她哽咽说道。

卢岩笑着亲了亲她的额头。

“这些人口对我来说有大用。”他贴在她的耳边低声说道,“如今堡内人丁单薄,境内可招的兵丁也都招了···.”

刘梅宝再次看着他,似懂非懂。

“流寇流民一念之间,那么,流民与驻民不也是一念之间?”卢岩看着她一笑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善行

有钱粮有兵丁是如今这些将官们身份地位最大的保障,但锋粮兵丁并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也不是靠朝廷分拨来的,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基本条件。

“人口···”刘梅宝喃喃说道,止住了眼泪,看着卢岩。

有了人,可以开垦荒地,可以编军练武,可以繁衍生息···¨

眼前的男人笑容温和淳厚。

“你真聪明···”刘梅宝不由说道,不,确切说,心怀真大,才能从人人避之不及的状况下想到这条路上,想到也不算太稀奇,而是敢做。

“是娘子你聪明为我想到这个。”卢岩笑道,再次亲了亲她的脸颊,“快别难过,打起精神来,我还要你帮大忙呢。”

这件事做起来并不是说的那样简单。

刘梅宝抬眼看着他,神情郑重。

“我把嫁妆捐出来…”她说道。

卢岩大笑,将她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不用,不用,等你男人没办法了,再用你的钱。”他笑道。

从大年初一开始,那个曾被知府驱散的施粥点不仅依旧开张,而且规模更大,由最初的日赈济五百人增加到一十人,消息传开,半个山西境都震动了,各地的流民甚至河南河北的都纷纷涌来。

无数得以活命的饥民纷纷打听这到底是何方善人,得知是由此地知府以及驿堡共同出面组织开设的,其中有一家叫做保德安的药行捐资另有一些捐赠米粮的人不等,所有捐赠者的名字都被用鲜明的大字写在旗帜上,就悬挂在熬粥的大锅旁,每一个领粥的饥民纷纷在这些名字前流泪叩拜。

府城的文人骚客也开始奔走疾呼,呼吁更多人捐助,更为这些人和事赋诗作文宣扬,一时间旗帜上写的名字越来越多,因为官府规定谁捐助的多便被更鲜明的在旗帜上标注出来,对旗帜上位于前列的位置等鲜明位置的争抢越来越激烈。

不过保德安作为做早的一个虽然后来没有再捐助,但却得到了一面单独记名的旗帜悬挂在粥厂,上有知府大人亲手提写的大善之行的字体,名气大扬,让很多商户羡慕嫉妒又后悔不已。

到了初七的时候,施粥点外已经密密麻麻的如同一个村落一般,到处都是搭建的窝棚,坐在窝棚前的人们面色好了很多,再不似刚来时那种死人一般。

有兵丁在四周巡查维护秩序,防止哄抢打斗骗拐妇女幼童到了饭点大家便自动的去熬粥的大锅前排队领粥,虽然人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中总算是有了一丝精神,那是对生的希望。

“埋死尸,需要三十人,一天一文钱…”有官兵在路边大声喊道。

话音未落,便有很多人奔出来。

“我去,我去。”他们纷纷喊道。

其中有老人还有孩子,一个个瘦的风一吹就能倒,但还是争先恐后粥可以免费吃,还能有机会挣到钱,说不定很快他们就能依靠自己站住脚再不用颠沛流离。

官兵们挑选了一些,留下那些儿童老人,那些被选上的饥民兴高采烈的跟着官兵走了。

“去问问,还有什么工要人…”余下的人很是没精打采,互相询问着。

看到这里,站的一旁穿着旧皮袄的卢岩微微点头。

“再过三天。”他转头对身后紧紧跟随的王九说道,“减少施粥,招修城墙的以食代酬。”

王九点点头在他身后几个书吏飞快的那笔写下来。

“饭食中增加一个馒头。”师爷在一旁补充道。

卢岩点点头,没有说话那些书吏便飞快的也记下来。

“就算有富户的捐助,我们也没钱了…”师爷又低声对卢岩说了句“要知道我们屯堡还有千人要养…还有那些马匹···女a今骑兵已经暂停了…”

卢岩皱眉。

“骑兵不能停,必须练,我们跟鞑子差就差在骑兵上···”他转头说道。

“没钱。”师爷很干脆的答道,“人好说,马可不听这个,饿一顿都不行。”

钱粮问题的确很严峻,大家都沉默一下。

“咱们再想办法。”卢岩说道,脸上露出笑容。

连最心念的骑兵都练不了,这还能笑得出来?师爷很惊讶意外,抬眼看,却见对面刘梅宝过来了,顿时恍然,翻了白眼。

“一大早你就来了,快回去歇歇吧。”卢岩握住她伸过来的手带着几分担忧说道。

“没事,”刘梅宝笑道,“你忙完了吗?”

卢岩点点头。

“那咱们去窝棚那边转转,整理的一批捐赠上来的被褥旧衣衫,我们去送给他们。”刘梅宝笑道。

“这些事太太不是组织了一些妇人们做吗?”师爷在一旁插嘴道。

“是,不过,大人偶尔去一趟也不错。”刘梅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