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这下轮到小伙计惊讶了,看着刘梅宝,“什么一斤?”
“一斤厚朴筒二十文…”刘梅宝感觉有些不妙了,心慢慢的下沉。
伙计楞了一下,旋即笑起来,一旁的坐堂大夫也笑起来,摇着头捻着花白的胡须。
“姑娘…这不是山参,是厚皮而已…”柜台里的另一个伙计笑道,“城里这种树少,但山里多得是…哪能一斤二十文…是这一包二十文…”
刘梅宝被他们笑的有些讪讪。
“可是,这是野生二十多年的厚皮啊…”她不由说道。
要知道搁在现代这种品质的厚皮价格最低也能炒到百元一斤,虽然还是弄不清这里的物价,但粗略估算一下,一斤最少也得二三十文,算下来这次砍一棵树,做下的五十多斤就能卖一千多文,支付房租绰绰有余了。
“哪个入药的厚皮不是二十多年的…”伙计笑道。
第十三章城门
也是,此时中药都是野生的,漫山遍野都是,中药造假这种事还很少见,甚至造假的话比真药还要费工费钱,得不偿失呢,在自己眼里很珍贵的厚皮自然也就再普通不过了。
刘梅宝叹了口气,她已经知道不可能卖到后世那样的高价,但没想到价格会如此的低。
“姑娘…”青丫都快哭了,看着刘梅宝不知道该说什么。
“怎么了?”伙计看出她们神情不对,有些好奇的问。
“没事没事。”刘梅宝打起精神,冲他笑了笑,只是这笑实在有些难看。
“那还卖不卖?”伙计问道。
卖,当然卖,二十文也是钱啊,刘梅宝点点头,那伙计便收了药给她们取钱。
接过这二十文钱,如果搁在以前,跟卖布卖柴相比,她还可能高兴些,但在已经夸了口筹一千文的前提下,刘梅宝是一点笑的心思也没,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失落。
也许她所谓的引以为傲还沾沾自喜的中药知识,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值得得意的,也不会给她带来多大的财富,毕竟她学的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如今她可是站到了货真价实的老祖宗面前,有什么可得意炫耀的。
那一千文怎么办?
二人情绪恹恹的出了城,刚走出城门就见前方一阵喧哗,似乎还有人惊叫一声。
“怎么了?”刘梅宝打个激灵忙踮脚向前看去。
这解县城不算繁华,因此来往的行人中多是一些穷苦民众,衣着打扮比刘梅宝在电视中看到的古代戏中的乞丐还差很多,此时这些没精打采的行人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精神起来,没头没脑的乱跑,似乎身后有什么妖魔鬼怪。
他们都冲着城门这边来了,因为城门这里站着四五个手拿长矛的兵卫,纵然这些兵卫有时候比匪贼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兵毕竟是兵,那身衣服以及武器还是让人在第一时间产生安全感。
就在这乱跑的人群里,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的穿着比周围人要好很多,青袍,还带着头巾,瘦瘦弱弱,面皮白净,只是此时不知道是因为剧烈奔跑还是害怕,面容扭曲显得格外的狰狞。
“救命”他看到城门前的兵卫,扬手大喊。
声音神情如此惊慌,难道是鞑子来了?
这边的人听到了,都是面色顿变,前年那场鞑子灾祸留给人们的记忆还未消除。
“姑娘,快跑”青丫拉起刘梅宝就要往回跑。
兵卫们此时也吓了一跳,握紧手中的长矛,立刻就要冲过去拉起吊桥。
“不是鞑子”跟着跑的人忙喊道。
这话让城门口的众人松了口气。
“就是说,哪里能一点消息都没鞑子就过来了”大家纷纷说道,只要不是鞑子来了,那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大家看热闹的心态,于是都驻足向这边张望,一面互相询问着到底怎么了怎么了。
转眼间,那喊救命的青袍男人已经近前。
“军爷救命”他已经声嘶力竭,“卢阎王要杀我”
他这句话喊出来,正议论纷纷的人群瞬时噤声了。
“他说什么?”刘梅宝没听清,转头问青丫,还没侧头,就被青丫一带,踉踉跄跄的向城中跑去。
而就在这同时,身边的人都拼了老命一般飞奔起来,乱哄哄的如潮水般退向城门。
“怎么了?”刘梅宝被拽着,又被身旁其他人撞的东倒西歪,不明白是怎么了,不是说不是鞑子来了吗?怎么又突然这样奔命的跑起来?
她回头看了眼,见那青袍人喊出这句话后,原本站在他身边的人如同避瘟疫般瞬时移开,尤其是那些兵卫,为了防止他再接近而将长矛对准他。
“青头张你别过来啊你要死也别拖累我们”兵卫们颤声说道。
而在他们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大步而来。
这些人亦是粗布麻衫,但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跟其他人不同,或许是走路的昂首挺胸,或者是手里拎着的鼓囊囊的麻包,总之在乱惶惶的人群里格外的引人注目,尤其是其中走在最前的一个,他背着正午日影,一步一步走来原本就高大的身形被拉的更长。
刘梅宝眼一花,拐进一条巷子里,喧嚣嘈杂以及乱乱的人群便避开了。
“吓死我了”青丫靠着墙,拍着胸口喘气。
“到底跑什么啊?不是说不是鞑子吗?”刘梅宝也有些喘,叉着腰问道。
“姑娘,你没听到啊,是卢阎王来了…”青丫干脆坐在地上,捶着腿说道,依旧一脸后怕。
“卢阎王?”刘梅宝好奇的问道,“是谁?”
青丫这才想起自己家姑娘自从上吊醒来后,便什么也不记得了,忙拍了拍头,又站起身来,先是挪到墙边,探出头向街道上看了看,再拉起刘梅宝顺着巷子向内,七拐八拐的绕到了另一条街上。
街上人流缓缓,叫卖声阵阵,正午时分茶馆饭肆飘出淡淡的香味,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平和。
“卢阎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