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四百八十二章 铭记和伊藤博文的大笑(1/4)

在和郭振海谈完以后,杜剑南带了两个地勤,驱车赶到信阳县部。

县部里面的人说,县长楚云祥不在县部,到鸡公山去视察基建去了。

杜剑南听了微微一愣,才恍然想起老蒋在38年似乎来了两次鸡公山,一次是上一次的3月底,还有一次应该是6,7月的酷暑。

看来上次老蒋登山,给了楚云祥无穷的激励,幻想着老蒋还回来。

楚云祥不在也好,反正杜剑南也不是找他的,他需要的是县部里面的那一部铅活字印刷机。

杜剑南在武汉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有报纸刊登陈怀民的妹妹,写得那封发表在报纸上面的《一封致美惠子女士的信》。

他也搞不清楚,这信陈难现在有没有动笔去写。

在他原来的计划里,是想省一点脑细胞,直接把陈难的信印刷个几千份,甩在东京的天空。

中国自古以来两军对仗,两国的皇帝都要先让手下的大儒(读书读傻了的傻比),写一篇洋洋洒洒,正常人都看不懂的檄文。

以显示自己是‘顺应天意,派兵干你’。

就比如那个据说很牛比,把武则天气得吐血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杜剑南慕名已久,次次都说要看完。

结果每次都是看了两句,就骂道‘麻痹,写得什么狗屁玩意儿’,随手丢开。

而且,就是在对阵的时候。

双方大将都要先咋咋嚯嚯的自我牛比一番,然后才开打。

否则,就似乎很没有中国味儿,看着都不过瘾。

所以,杜剑南也准备随大流,搞一篇文章,痛骂东洋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