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辛苦了。”晋安郡王说道。
太后看着他叹口气。
“看过陛下了?”她问道。
晋安郡王神色黯然点点头,眼圈发红俯身。
“娘娘保重。”他哽咽说道。
太后顿时流泪。
一旁的内侍们忙过来相劝。
“殿下快别引娘娘哭了,娘娘这眼泪几乎都没停过,太医说再这样下去,就要失明了。”内侍流泪说道。
晋安郡王霍然起身,一脸不可置信的跪行上前。
“娘娘。娘娘,快别哭了,快别哭了。”他喊道。一面用袖子狠狠的擦自己的眼泪,“您看,孩儿就不哭了,孩儿不哭了。”
太后扶着他的手点头。
“娘娘我们都不哭了娘娘要保重,陛下和孩儿们离不得娘娘的。”晋安郡王忍泪哑声说道。
太后再次点头。
二人拭泪一刻,宫女们取了毛巾擦了眼,重新上了热茶。
“你也好一段日子没来了。”太后说道。
晋安郡王微微垂目,低头施礼。
“娘娘,臣当避讳。”他说道。
“别在哀家这里臣啊臣啊。你是什么臣。”太后气道,一面指着那边几案上的奏章。“你说的避讳,是那些狗屁弹劾的奏章吧?什么请外出。哀家的孩儿们管他们什么事!”
晋安郡王带着几分苦笑又几分感动看过来。
“娘娘,孩儿知道娘娘的心意,只是娘娘,以后断不可这样说了。”他说道,“孩儿是该被弹劾的。”
太后看着他顿时又想流泪。
“我的儿,你这样的好,他们怎么都看不到啊。”她说道。
晋安郡王忙俯身施礼。
“娘娘千万别再哭,孩儿过得很好,有娘娘在,孩儿什么都不怕的。”他说道。
太后忍着泪点点头,一面转头吩咐。
“去请庆王来。”她说道。
晋安郡王顿时面色难掩欢喜,视线追着内侍的身影而去,有些坐立不安。
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见过庆王了……
“其实也不过几天没见嘛。”太后看他的样子忍不住笑道。
晋安郡王对太后咧嘴一笑。
“自从那次出征后,这是离开他最长的时候。”他笑道,说这话视线又看向门外。
太后笑着摇头。
“你们两个真好。”她感叹道,眼中泪光里闪着几分犹豫不忍。
“娘娘可不要哭了。”一旁的内侍轻咳一声说道,一面地上毛巾。
晋安郡王闻言也转过头。
“娘娘不要哭啊。”他忙也说道,看着太后拿起毛巾轻轻敷了敷眼才放心。
这边响起了庆王的咕噜喊声,晋安郡王整个人都从地上跳起来。
“哎呦吓我一跳。”太后失笑喊道,看着晋安郡王已经奔向门边,一把将进门的庆王抱住了。
“六哥儿,六哥儿。”晋安郡王一叠声喊道,一面笑着抓着庆王的肩头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一面又问。“想哥哥了吧?”
庆王最不喜束缚,这样突然被抓住,顿时不耐烦的挣脱喊叫。
晋安郡王并不在意。一面哄着一面打量他。
“想哥哥没?哥哥给你带了些好吃呢。”
听着晋安郡王絮叨的又可笑的话,一旁的内侍们对视一眼都暗自撇撇嘴。
还想哥哥没?他都不认得谁是谁!
“照顾庆王。娘娘幸苦了。”
在殿内重新坐定,晋安郡王对太后施礼说道。
“说的什么话,本该哀家照顾的,倒是让你受累许久。”太后摇头说道,一面命传膳。
听到这句话,晋安郡王迟疑一下,忍不住看了庆王一眼。
“娘娘,孩儿就不敢留用膳了。进来时候不短了。”他施礼说道。
太后的脸顿时拉下来。
“连顿饭都吃不得了吗?”她竖眉说道,一面拍着几案,指着那边,“把那些奏章都给哀家烧了。”
“娘娘。”晋安郡王忙劝道,“万万不可。”
太后看着他,又忍不住要流泪。
“不过,你的顾忌也对,这些臣子们一个个牙尖嘴利,你去吧。”她说道,一面又冲庆王招手。“庆王来给你哥哥告别。”
庆王哪里会这个,抓起几案上的茶碗就往嘴里放。
晋安郡王忙伸手夺下来。
“庆王饿了。”他说道,看着庆王。神情柔和,视线舍不得移开,最终一咬牙,“传膳吧,孩儿也好久没有吃过娘娘这里的饭菜了。”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