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拿毛笔沾上泥浆,沿着碗底外侧底圈上画了一圈,将手指那几个没有泥浆的地方填上。
很快,木板上就摆放了十几个变得白生生的饭碗。
前两天雨后地面还有些潮湿,敞坝上空气也清洁,李君阁丝毫不担心空气中的灰尘污染。
然后从架子上取下阿音那天制作的风铃胚子,拿麻线穿过,同样放入泥浆中挂浆,然后一一悬挂起来。
阿音正在做皮包,看到李君阁过来,笑道:“原来你是想做这个,有把握?”
李君阁哈哈大笑:“百分之一的把握都没有,不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哎哟那窑还得弄一弄。”
首先是保温,李君阁给窑外边缠裹了厚厚一圈竹刨花,然后用竹丝圈子包上一层笋壳,最后将外面又抹上一层稀泥隔绝空气。
这一弄下来,陶窑变成了一个矮胖子,以前给它挡雨的棕丝斗笠都不够大了。
然后修整内面,关键是底面要平,要不然陶器在半融化状态下会因为重力的关系产生变形。
然后将内壁休整光滑,虽然竹炭几乎无烟,但是李君阁还是决定杜绝一切因窑璧不光滑导致串烟污染的可能性。
等到一切处理完毕,李君阁叫上阿音,两人小心翼翼地将放着陶碗的木板抬到工棚内,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托着陶碗的泥饼放到搁物架上。
阿音看着那些大斗碗,对李君阁努嘴:“这些你怎么不弄?”
李君阁说道:“还没想好怎么弄,先用小件试手,要是方法可行,再认真考虑它们的事。”
阿音吃惊道:“你还能弄出很多花样?”
李君阁说道:“呵呵,小看你老公,也小看了中国数千年的陶瓷史,即使在现在的条件下,能玩出的花样那也多得不要不要的。随便举个例子,那些小碗,太阳下晒到滚烫后,入冷水一激即出,烧出的东西就会出现冰片!不过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能成型,才说得上升级。”
阿音说道:“我能帮上什么忙?”
李君阁说道:“我们得两班倒了,书上说这火要烧足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二十四个小时,到时候你守白天,我守晚上,饭碗斗碗,起码有两天时间玩不成了。”
阿音说道:“这是很难得的宣传我们国家的途径啊!别说两天玩不成,就算接下来全部时间都耗在这上面,哪怕只能成功一个风铃,那也值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