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哈哈大笑:“真的呀!别说那个时候了,不信你回去问你爷爷,他们小时候肯定都还见过。”
“那个时候啊,整个国家的肥料都不够,因此很多时候还要靠农家肥,绿肥。农家肥就是牲畜禽类的粪便,再不够就得去城里花钱收,收来挖个坑让它们发酵成肥,对了,你们芋头哥哥不就掉进那样的坑里去过一次吗?”
一群娃子笑得都不行了:“芋头哥哥太笨了,偷青都不会!”
李君阁继续说道:“绿肥就是稻草秸秆红薯藤之类,埋在土里也能重新分解成肥料。现在我们李家沟又重新走回那模式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肥料虽然没有化肥肥力那么好,可是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使土壤板结,退化。”
王美娴说道:“对对,以前我看小表叔埋过红薯藤……”
说话间,李君阁将大家领到一处小院里。
这里是孙老和大师兄临时的居所。
留宠物们在外面守着,李君阁取下篮子,推开了黑漆铜环的大门。
跨过门槛,迎面是一个小天井,青石铺地,周围一圈比中间高出一梯,两者之间还有一道不宽的走水阳沟。
门和天井之间有五六个平方的小厅,上面是雕花木梁,木梁上头青瓦遮顶,老时间里门房拖条长凳往这里一坐,就是一个迎客的小空间。
围着天井是一圈屋檐,屋檐有雕梁画栋支撑着,下雨的话可以从两侧进入到院内。
天井陈设不多,中间一口圆形的青花鱼莲纹的大瓷缸,里头种着睡莲,几尾草金鱼,往里月亮型的二进门两侧是两个小花圃,一边种着一棵紫荆。
天井陈设少,还跟这一带耕读传家也有关系,铺上席子就能晒晒笋干豇豆什么的,用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