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十一章 竹竿(4/5)

接下来第一次上漆。

第一次上漆指的是在玉口、节眼、节间等处缠有绢丝的表面采取上漆的方式再度进行补强加工。

通过上漆不仅可以提高竿的华贵感,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这些漆都属天然树漆调治。

涂漆的漆笔也很特殊,漆笔的宽度、毛质、硬度等都非常讲究。

上漆次数一般为六到八遍,每上一遍漆之前都需进行反复的水砂打磨和自然干燥。

其后是玉口部的凿削。与前节相继的玉口部同样须凿削成与节插相吻合的v字型角度。

在凿削时首先分阶段慢慢地往内旋转削凿,待基本形状出来后再改用不同粗细规格的棒状钢锉将玉口内壁锉平磨光,使其达到与节插完全一致的角度。

之后是握柄的加工。

握柄是钓者与竿最常接触的部位,也是增加配重调整竿重心的重要部分,握柄手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竿者的钓感,因而艺匠们对握柄的尺寸及形状分外注意。

柄把内部多使用一些质地坚硬的木材或直接采用竹子,部分艺匠则应用传统的包纸方式。

表层装饰握柄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如鲍贝、蛇皮、羚角、鲛皮、金铂、羽根、竹片、卵壳、绵线、紫藤等,甚至有时根据钓鱼人的要求,镶饰珠宝玉器等物。

接下来是制作最困难,最能提现匠人水平的部分:制作竿梢。

竿梢采用六到七年的上等竹种为原材料。

碗口粗的一段竹子,能用来作竿梢使用的仅是背阳的一小块面积,通常直径在十八公分左右的一段经过加工后,最多只能制作作成二到四支的竿梢。

制作作竿梢时,首先得将竹子剖切成四方型的棒状后,再使用专门的刀具一支一支削制成竹片。

每一套削出的竹片都一模一样,就像像桔子瓣一样,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