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轻,又是科班出生,卜伟绍曾经觉得凭借四年所学,完全能够胜任眼下的工作,但是,书本和现实之间始终有着一层隔膜。经过一年的工作,他逐渐发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毅然决定前往大型养殖企业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我连甲鱼饲料都做不好,纸上谈兵终究不可取。”1998年,卜伟绍来到当时ZJ最大的养殖企业——义乌东太养殖有限公司,他从基础做起,上至专家,下至普通工人,都成为了他学习的目标。又用了一年的时间,他担任了养殖场甲鱼生产区的区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甲鱼养殖业在ZJ大地上兴盛一时,甲鱼则是老百姓眼中的“奢侈品”,达到了每斤三四百元的价格。(注:甲鱼价格)然而,盛极而衰,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甲鱼的价格暴跌至几十元,大批养殖户无法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黯然退出市场。
卜伟绍并没有放弃,2002年,他又来到杭州皇冠饲料水产有限公司上虞基地工作和学习,经过几年的学习,他的养殖技术愈发娴熟,而且在不断的技术摸索中,他发现了甲鱼养殖中一个莫大的商机——生态甲鱼养殖。
一个“改造”甲鱼的人
卜伟绍从未离开过甲鱼养殖,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将甲鱼研究得更加透彻,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2005年,卜伟绍在HZ市TL县的瑶琳仙境附近跟人合伙成立了一个水产养殖场,专攻生态甲鱼养殖。
“我一直以来从事的都是甲鱼的温室养殖,但在杭州工作期间却发现生态养殖大有作为。”卜伟绍说,在当时来说,瑶琳的生态环境是比较优良的,水土、气候等条件完全可以养殖出优质的甲鱼。
就这样,在学习和摸索中,卜伟绍在瑶琳的生态甲鱼养殖之路持续到了2007年,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总结,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家乡云和的绿水青山让卜伟绍的生态甲鱼养殖充满了想象力,他摸索出了国内首创的“上山下乡”的“三段式”生态养殖模式,养殖出的生态甲鱼个个野性十足,同野生甲鱼一般无二。
在“三段式”生态养殖模式出现之前,卜伟绍仍旧是以温室养殖为主。他告诉记者,他在2500平方米的标准养殖温室里顺利放养了12万只甲鱼苗,可一年后,由于卖相等原因,完全打不开市场。
“当时真的是当头一棒。”卜伟绍说,“我把生态两个字想得太简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