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教父

分节阅读 448(1/2)

天。此番重阅,竟然更能体会果真是讲人性和悲剧的。全书共塑造了230多个人物,却是人人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确实是造化弄人。”

“都说虚竹境遇佳,拥有了逍遥派三大高人加一块200多年的内力,娶了西夏公主做了灵鹫宫主人实在是大快人生的乐事。与此同时,他也在一个时辰的光景内知道了自己的生生父母是谁并亲眼看着他们自杀却无能为力。说来命运最残酷的地方,不是在于命运给的好还是不好,而是在于命运给你的你想要还是不想要。虚竹活了二十多年,只想在少林寺做个和尚,终此一生,并不想成为绝世高手卷入武林纷争。先是阿紫使计诱虚竹破了荤戒,跟着天山童姥又逼的虚竹破了杀戒色戒等等。以前只道虚竹因此学了不少高深的武功,后来才体会到虚竹内心的惶恐和无奈——他本来只是想安分做个少林和尚而已。”

“再说说段誉。”

“段誉出身高贵,相貌英俊又饱读诗书。只是后来武功高强也并非出自他所愿,谁都记得最初他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他爹镇南王逼他学武功。遇见的姑娘,十有bā • jiǔ是自己的妹子,最倒霉的一次是被段延庆使计服食了阴阳和合散和木婉清关在屋子里,要让两人做出不伦之事。痴恋王语嫣可王姑娘心里只有她表哥一个。最后死了爹娘还得知自己不是镇南王亲子,亲生父亲却是那个人人厌恶的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知道自己倾心的那些个姑娘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自己尊重敬爱的父亲不是生父且当年母亲为了报复父亲做出了如此之事,更难以接受的生父是个作恶多端的大恶人,不晓得他到底是该喜还是该悲。”

“洛阳的武侠,基本是男女主角各一半天下。”

“不过,洛阳笔下的女主往往写得比男主要出彩得多,唯有是个例外,这本书里,男主比女主出彩,至少整部小说看下来,女性角色虽然各有千秋,但不免是些点缀……”

“于是我又看了一遍天龙。”

“第二次看,喜欢上了萧峰,尤其是萧峰自杀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悲哀。”

“除了一死,天地之大,竟然找不到萧峰的归宿,可叹可叹。大理和灵鹫宫,萧峰是不会去的,辽国归不得大宋去不了,加之对阿朱的歉疚和思念,死,倒成了他的解脱。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

“看萧峰此人!”

“有阔处,有狠处,有正处,有良处,有快处,有真处,有捷处,有雅处,有大处,有警处,何尝不是天人。好汉子真英雄。”

“说来萧峰、虚竹、段誉三人,还真有一格外相似之处,难怪三人一见如故同气连枝,乃三人皆拿得起放得下。段誉者,天性乐观,凡事往好了想;虚竹者,生性愚钝,转不过弯,接受着接收着就认可习惯了;萧峰者,乃大智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煌煌数万字,一句求不得。”

“唯叹息,命运轮回,终逃不过一个劫字,欢迎进入天龙时代。”

张科熙的书评至此结束了,对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但无数准备看热闹的网友却是愣住了——

说好的相爱相杀呢?

按照设定,张科熙、梁世璐应该是无条件对立才是啊?

为什么在梁世璐对一阵褒奖之后,张科熙也对一通赞扬,甚至还在最后,引用梁世璐的说法,说一句?

唯质量使然!

因为近乎妖孽的质量,导致张科熙和梁世璐这对冤家都难得持同一观点了,网友们在感慨活久见的同时,不得不赞叹的可怕力量!

事实上……

不止梁世璐和张科熙。

包括陈杜月等一些有名望的人,也纷纷发表了对于的看法,其中不乏有人提出天龙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总体来说,拿到了洛阳所有武侠作品中最高的一次评价……

所谓的专家学者尚且服了,各大媒体更不用说了。

像什么啊,啊,等等赞誉,几乎是不要钱一般,一股脑的丢到了的头上,各种头版头条,令人眼花缭乱,至于此前火爆无比的,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几乎没人去提——

仿佛看了,就不用看一般。

2月20日,销量正式破两亿,成为名副其实的跨时代作品,也是在同一天,武侠界最德高望重的前辈王天全对给予了高度赞赏:

“跨时代,这个词用得好。”

“如果说对武侠进行了第一次改革,那么就是让武侠翻开了新篇章,而,则正式率领龙国武侠进入天龙时代!”

相当于官方认可了!

后射雕时代,至此成为了过去,有人想起洛阳此前在武侠讨论会上的言论,不禁心悦诚服,用里面某位高僧的言语就是:

“出家人不打诳语。”

洛阳不是出家人,也照样说到做到!

969天龙时代(五)

2月3o号,成就跨时代的原因了,其中的质量占据的因素固然不小,但让开画就持续火爆的,是洛氏武侠这两年的持续展——

身为龙国人。

谁不知道靖蓉恋?

谁又不知道神雕侠侣和张无忌?

洛阳过去的武侠,为奠定了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日就能卖出八千万册,都是洛氏武侠的招牌在挥作用,况且洛阳已经两年没碰武侠了,这一书就石破天惊,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三月初。

陈随风代表对洛阳出了采访邀请。

洛阳接受了采访邀请,算上前面几次,这已经是洛阳第四次接受的采访了。如果说和前面三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以前都是洛阳前往总部接受采访,这一次陈随风为了表达诚意,带着的团队亲自登门拜访了,采访地点就定在水木文化。

二人见面,自是一番寒暄。

陈随风手里拿着一本明显翻阅过很多次的笑道:“先谢谢洛阳老师的赠书,拿到书那几天,当真是手不释卷。”

洛阳摆手道:“客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