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国华一直都是盯着最差选择去的。
杨锐也被王国华给逗笑了,道;“你是高考的时候跳线了,毕业成绩又没有跳线,你就这么心虚?再说了,跳线只能说是运气好,谁还能把你怎么样。”
“官字两张嘴,还不是随他们怎么说。咱们又没有背景,好位置轮不到,能不去坏位置就够开心了。”王国华倒是很实在。
大学毕业分配,寻租空间的确是非常之大。
只能说,因为大家分配的地方都还不错,总比非大学们要好的多,才没有激起太大的变化。
即使如此,每年的大学分配,也都伴随着无数的悲喜剧。
毕业既分手的劳燕双飞的剧情,到了21世纪,要毕业生自己找工作的年纪还在上演,对于依靠学校来分配的学生来说,又是何等的残酷?
一个寝室的同学,如果分配到省里乃至于市里,或许费一辈子的力气,都爬不到留在京城的同学三五年到达的位置。
谁上谁下,谁分配的好,谁分配的差,又是何等的残酷。
而工作的分配,在学校来说,理论上却只是掌握在教务处管毕业生工作的一两个老师的手里。
对王国华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他对分配是毫无影响能力的。
但是,换一个家庭条件好些的学生,情况又不一样了。
杨锐也不逗王国华了,轻笑两声,问:“你有想去的地方没?”
“你在我们学校认识人?”王国华知道杨锐问的意思,却是有些不太相信。
在他看来,杨锐虽然得了诺贝尔奖,终究还是学术人士——对于一名纯洁的大学生来说,有这样的想法也属于正常。
如今可没有网络,更没有厚黑学的书在卖,没有人教的话,傻乎乎的大学生还是很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