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先生,你对于今天的测试结果,有多少信心?”记者们发现不能从杨锐这里挖掘出猛料来,才恋恋不舍的回到正题。
杨锐道:“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为什么?”记者总算抓住一个话题了,连忙追问。
杨锐耸耸肩,道:“用DNA做比较,准确性是非常高的,通过PCR仪的扩增,测试失败的几率非常小。”
停下来,杨锐觉得说的不尽清楚,又道:“我这样来描述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警察用DNA来判断凶手,全世界60亿人里面,都不会出现两个人的DNA相同,不仅如此,从几率来判断,人类最近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的所有人类的DNA,都不会全然相同的,所以,以这样的准确性来做判断依据,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不会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吗?”有专业的记者一针见血的道:“人为操作的失误,如何避免?”
杨锐笑笑,看向记者,道:“我是科学家,在科学的范畴内,尽可能的达成目标,你的要求,也许可以请上帝去裁决。”
众人发出轻轻的笑容。
那记者只当没听到,且道:“您的意思,就是还会出现人为失误了?”
若是以正常的问答形式,杨锐此时或许的应该回答一个“当然”,再细做解释。
但是,身在异国他乡,杨锐变的更加敏感起来,他多想了一步,若是被记者断章取义的报道了PCR会怎样?
首先遭遇的,就是法庭的质疑了。
不像是后世,在86年的当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承认DNA证据,换言之,以DNA定罪,本身就需要经过争执的。
杨锐不能在公开场合留下这样一个把柄。
至少,他不能以PCR的发明人,以知名基因学专家的身份,留下这样一个把柄。
想到此处,杨锐毫不犹豫的摆摆手,道:“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人为失误的问题,而是来看测试结果的,我们先完成此项工作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