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锐面对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他虽然还是需要抬高脚,但只要选择的方向恰当,他说不定就能弯道车。
实在是因为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太难了。
科学家们从6o年代开始做,做到八十年代,再到1o年代,虽然将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版图扩大了无数倍,但是,其中的未知点仍然很多。
因此,从开始到之后,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都不是一条正正经经的登山道,它其中的断点实在是太多了。
杨锐预知其中的某些断点,若是能以目前的技术,自己弥补上去,也就有可能走出一条快路。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
要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攀爬,还要爬出风格,爬出成果,那就相当于在生物的珠穆拉玛峰上攀爬,不仅要爬的高,爬的比别人快,还要为后人建出更上一步的大本营。
不仅如此,在大本营建成之前,还得注意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别人秘而不宣的小道,又得注意身后有没有人跟随自己。
最后,做这样的项目,还得保证实验室的团结友爱。
换句话说,做大科研项目,时间太长,即使杨锐能耐得住性子,其中的变故也很多,所以,得防着有人当内奸。
在这种绞肉机似的战斗中,身处第一线的实验室,那真的是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的。
杨锐如今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了,他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在生物学界也有了一定的名声,这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好事,但在这种大战中,就是喜忧参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