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750章 教材出版(2/4)

但是,信息总会是畅通的,尤其是学术界这个小圈子,想用几次演讲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就,总归是要拆穿的。而就杨锐目前的层次来说,唯一对他有所提高的,只能是成为讲座教授。

毕竟,pcR都已经是诺贝尔级的成果了,杨锐身为第二阶的学者,本身都已经过了普通的讲座教授的级别,再去追求演讲什么的,毫无意义,不过,讲座教授已经是教职的最高峰了,杨锐作为尚未毕业的年轻人,争夺一下讲座教授,还算是有些意义。

想做讲座教授也是非常难的。在美国,讲座教授往往意味着某个领域的权威,在德国就更难了,一个讲席就意味着一个领域,而讲席教授往往意味着一个研究领域的整体负责人,而且,这种终身制的位置,必须上一个讲席教授挂了,才有竞争的可能。

英国的讲席教授同样要求极高,最著名的卢卡斯教授,自1663年设立以来,就坐的都是牛顿,狄拉克和霍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汤姆和杰瑞对pcR的理解不深,刘院长等人对pcR的潜力仍然估计不到,以至于说出让杨锐去演说的话。

杨锐拒绝以后,刘院长颇为遗憾,猫和老鼠叔侄就无所谓了,反而好奇的问起了庭审的细节。

杨锐说的轻描淡写,从他的角度来说,庭审实在不能称作有趣,尽管是在不断胜利的状态下,但也不愿意多谈。

而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就是在美国,小公司对大财团的胜利,也是无数人喜闻乐见的素材。

杨锐的名字虽然不像是那些好莱坞明星、橄榄球明星,政客和脱口秀主持人一样知名,但是,仅限于中国名字的时候,杨锐的知名度却是颇高。最起码,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界,说起中国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杨锐,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连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名气上也比不过杨锐。

所以,当杨锐的稿件出现在诺顿出版社的经理丹尼尔的桌面上的时候,他的精神一下子就振奋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