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教授犹豫了一下,问:“杨锐的引用数到多少了?”
伟大的北大图书馆员神秘的一笑:“你猜。”
正竖着耳朵的富教授和许正平险些噎死。
“多少撒?”富教授的乡音都出来了
“你猜。”
“猜……”这次,连许正平的眉毛都竖起来。要不是图书馆员里的隐藏人物太多,他就要跳起来了。
“cell的当期引用数3篇,未来三期的引用数13篇,总引用……呵呵,你们想不到。”
“您就直接说吧。”富教授对当期引用数和三期引用数一点兴趣都没有,或者说,他早就猜到了。
上一次。杨锐的论文的当期引用数就有三篇,未来三期引用数是11篇,如今当期引用数没变,未来三期引用数变成了13篇,虽然对普通选手来说是非常恐怖的数据了,但对一篇cell论文来说。并不出奇。
当然,因为是cell的当期引用数和未来三期引用数,所以,不管是3篇还是13篇,本身都是非常难得的,或者说,一般的cell文章是拿不出这样的数据的。但有了上一次的对比,许正平和富教授都不觉得出奇。
两人比较关心的还是总的引用数。
毕竟,包括国内的高校和政府机关在内,大家做量化评价的时候,分析的都是总引用数。
对研究员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申领经费,评职称,还有相当于上升空间的任命,参考的指标都是总引用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