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420章 无心栽柳(2/4)

就像是现在的黄茂一样,虽然在诱变果蝇的基因,他也不知道自己会诱变哪一种基因,或者说,诱变了以后,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找到。

做了两三个月的实验,到了现在,黄茂并没有像是当年的科学家那样,观测到果蝇的小腿不受控制的抖动shaker,相反,黄茂找到了一个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电导增加!

当然,所谓的不易观察也是相对的。

shaker基因又叫做抖腿者基因,这个基因出现了问题,果蝇的钾离子通道的电压也会出现问题,如此一来,当果蝇被yǐ • mí迷昏了以后,小腿会不停的抖。

偏偏华锐实验室这么多人,做了不知道几百上千组的诱变,或者没有诱变到抖腿基因,或者诱变到了,当时没有迷晕果蝇,也就没有观测到这样的现象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要是基因突变的现象那么容易观察,生物界也不至于玩了几十年的果蝇,到了21世纪还在玩果蝇……

要论族群倒霉度,果蝇比小白鼠多倒了八辈子的霉。

比较而言,shaker基因容易在外部观察到,而黄茂观察到的电导增加,却是容易最容易在仪器上观测到的现象。

因为在做的就是钾离子通道,观测钾离子电导率也是应有之意,slo1通道更是特别,它的基因的表现是电导率增加10倍。

如此一来,就算仪器的精确度不高,一个数量级的变化,还是很容易被注意到。

“给我看一下实验记录。”杨锐的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的。通过突变基因的方式确定钾离子通道,重点就是确认突变基因的表象。

若是用语言来描述的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地过程:诱导基因a突变,发现生物体产生了b变化,于是很自然的确定,基因a的功能是使b不变化。

比如说,shaker基因突变,果蝇的腿抖了,于是确定,shaker基因的功能是让果蝇的腿不抖。

做到这一步,其实就是一篇很不错的论文了,但也不一定能上自然。

要确定上自然的话,就要不断的重复诱导过程,然后确定为什么抖腿和腿不抖,最终证明是电压问题,再加上一篇通顺的文章,这基本就是自然的好论文了。当然,如果要上科学的话,内容什么得且不论,行文必须得有点文艺范……

作为自然科学界的文青,科学逼退的发际线,连起来能绕地球七周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