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李子多少钱一斤?”
“十块一斤?”
“这么贵?”
“不过看上去,应该很好吃!”
“要二斤!”
付了钱。
前面是县一中。
秦庄远远看见两个中学生,在走近一中的那棵大榕树下,被另外几个同学围住了。一个一个吃起了李子,二斤李子很快分完。
秦庄刚从旁边的流动包子摊买了一笼包子,准备填充一下肚子。
只见那几个吃李子的同学又折还了回来。
“叔叔,给我来一斤!”
“我要二斤!”
“叔叔,半斤有卖么?燕子,你借我五块钱,行不行?明天就还你!”
“我要五斤!”
一大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买个不停。
秦庄用小秤称,三个李基本上就是一斤,不会相差很大。后来索性不用秤去称,十块钱就三个。
好在卖包子大叔卖了几大卷塑料袋给他。
学生的传播速度特别快,陆陆续续的学生从学校出来,找到他摊点。
“叔叔,你这李子好吃,给我来一斤,快点,要上课了!”
“快点,我也要一斤!”
秦庄看他们挤作一团,爽快地说:“三个一斤十块钱,要多少,自已捡,胶袋在这里。付钱给我就行!”
他就十元十元的收,当然学生也有百元大钞的,但其他的基本都是散钱。
潮水样,散去了一波,学校的上课铃声响了。
卖包子的流动摊主也粘了秦庄卖李子的光,学生有些没吃早餐的,买了李子顺便也买上一份包子。
“老表,我们索性把摊点移到那棵大榕树下去,那里离学校门口近。现在是上课时间,你的李子这么好吃,你看等会下课铃响起,肯定有更多的学生跑出来买你的李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