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策

第六百十四章 乱党(2/5)

然而其实当年的荣枯寺造反,却并非是庙中的僧人图谋权贵,而是对北魏皇帝的一系列政令有着莫大的阻碍。

荣枯寺主张自然之道,主张将一切生活所需都降到最低,提倡苦来甘受的修心之道,只要心境平和快乐,即便生活困苦,都泰然处之,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在困苦的环境里都能真正的处于平和喜乐。

这种主张换了个皇帝统治可能也没有什么,但北魏皇帝当年正是大刀阔斧的推进变革,这名手段强悍的皇帝除了将皇帝宗亲的权势剥离,抓回自己手中的同时,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激发百姓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

北方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看不尽的风光,但南方有更加富足安逸的生活,有小桥流水明月夜,有美酒,有更温婉善解人意的歌姬。

他在登基之后的许多举措,便是要激起民众对于南进的向往,向南方王朝学习,融合南方王朝的很多先进技术,他深知唯有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才能化为力量,才能让这些民众去垦荒,去作战。

但他用锦衣玉食来诱惑民众,这荣枯寺却告诉这些民众,不需要那么好的锦衣玉食,也不需要吃那么饱,锦衣玉食带不来内心的平静喜乐,只要解除心中的欲望,哪怕是极少的饮食,哪怕是吃不饱,但依旧可以很开心。

如此一来,整个相州一带反而被一些权贵门阀利用,连当年北魏皇帝推出的垦草令,就是一项谁开辟荒草地,变成良田,今后这良田便可十年免其税赋的政令都在相州根本推进不动。

当时北魏皇帝和皇室宗亲之间的争斗原本就十分残酷,很自然的就借势平乱,将荣枯寺彻底铲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