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粮食终于如期入库,再加上江南和东南官仓的粮食,这一次,西南赈灾有望了。
宏宣帝十分高兴。
回到内宫,宏宣帝第一个来到皇贵妃的凤栩宫,高兴地道:“仪贞,粮食买回来了!”
皇贵妃也很激动。
自从知道西南大旱,皇贵妃就吃了长斋,一直在菩萨面前许愿,希望这一次,能顺利渡过难关。
皇贵妃一想起这次西南的旱灾,心里就十分难受痛悔。
上一世,西南也有旱灾。
可是那时候,她忙着在京城同皇后那一班人马争权夺利,先是在抄家人选上,有意给对方下拌子。后来又故意指使当时的首辅欧阳询,在赈灾人选一事上推三阻四,就是不许大皇子代天子赈灾,贻误了不少时机,让西南的老百姓,多吃了不少苦……
那一世,她在冷宫三十年,翻来覆去地想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痛悔无已。
这一次,老天既然给她一个可以悔改的机会,她一定要走一条跟上一世不一样的路。
所以她在皇宫里面,带头节俭开支,又将自己所有的首饰都拿来换了银票,给宏宣帝入库买粮,又吃起了长斋。
皇贵妃做的这一切,看在宏宣帝眼里,自然又对她高看了几分。
听见宏宣帝说粮食都买回来了,皇贵妃双手合什,在观音像面前拜了三拜,才起身回头对宏宣帝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宏宣帝笑着拉了皇贵妃回到内宫室坐下,笑吟吟地道:“仪贞,朕打算立太子了。”
皇贵妃松了一口气,忙笑着道:“大皇子众望所归,大皇子妃又端敬自持,又能生养。陛下立大皇子,是社稷之福。”
第一百三十六章储位秘幸上
听见皇贵妃一口咬定是大皇子,宏宣帝笑了笑,沉默了一会儿,道:“……仪贞,朕对不起你。”
皇贵妃脸色如常,笑着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妾本当不了这么大福。如今不仅能陪伴陛下左右,还有爱子相随,臣妾死而无憾。”
宏宣帝深深地看了皇贵妃一眼,道:“你不用这样。朕其实也可以立小四。”
皇贵妃忙站起来,跪在宏宣帝脚下,惶恐地道:“陛下绝不能如此。—就算是想,也不能想。”
宏宣帝闭了闭眼,伸手将皇贵妃拉了起来,“你知道,我大齐从来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少有的几次非嫡非长,都带来了大的灾难。”宏宣帝睁开眼镜,看着皇贵妃,言若有憾,“小四若是有福气,其实是朕的嫡长子。”
不用宏宣帝说出后面的可是”,皇贵妃已经慌乱地打断宏宣帝的话:“陛下,小四没这么大福。就算他是嫡长,也非合适的人选
宏宣帝唇角上扬,伸出右手,抚上了皇贵妃的脸。
皇贵妃虽然保养得当,可是经历了隆庆朝的宫变、流放、合离的生涯,皇贵妃的脸上还是有了风霜。
她的肌肤不再吹弹得破,她的双眸不再灵动过人,就连她的手,也不如以前柔若无骨。
“委屈你了。朕知道,你才智不下裴舒凡,甚至比她更懂进退,更懂收敛锋芒。你将小四教养得很好,朕很满意。”宏宣帝一动不动地盯着皇贵妃的脸,眼眸里的情绪深沉若海。
皇贵妃苦笑了一下,偏了头,将脸从宏宣帝手掌上移开,轻声道:“臣妾不如宁远侯先夫人。——一直都不如。”前生,她败在她手上。后世她们的较量根本没有开始,裴舒凡就决绝退场。
没有人能争得过一个死人。
宏宣帝叹了口气,对皇贵妃道:“仪贞,朕的年岁上来了近来时常觉得气短神虚。自从裴舒凡死后,很多事情,朕不得不亲自过问,跟那些人虚与委蛇,也很耗精费神。如今大皇子年岁最长,又有了后嗣,且他禀性仁厚对小四也一向关爱有加。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大皇子都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人选。—说句不该的话,就算他不能干,朕如今也没得选择。都是朕的骨肉,小四还小,朕不想看见长兄弱弟,争得你死我活……”
皇贵妃忙道:“陛下多虑了。小四从来就没有想过,就算陛下要立臣妾都会坚辞。”
宏宣帝摆了摆手,道:“朕明白,所以朕跟你商议。——天晚了安置吧。”
皇贵妃点点头,叫了宫人过来服侍宏宣帝洗漱。
本来要过来请安的四皇子在宫门外站了一会儿,便改了主意,转身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皇子匆匆忙忙用了早膳,同宏宣帝和皇贵妃道了别,就往御书房那边去了。
快到御书房的路上,四皇子看见大皇子扶着大皇子妃过来,忙住了脚,笑着道:“给大皇兄、大皇嫂请安。”又往他们身后看了一眼捂着嘴偷笑。
大皇子妃身后又多了两个穿着枚红色宫装的艳丽女子,低着头走在后面。
大皇子看见四皇子挤眉弄眼的样子,咳嗽了一声,问他:“小四去御书房?”
四皇子点点头,本待转身就走,可是想起昨晚听到的“秘闻”又凑到大皇子身边,拉着大皇子走远了一些,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微微掂起了脚,将大皇子高大的身躯拉得低下了头,在他耳边道:“大皇兄,小四昨儿听父皇说,要立大皇兄为太子呢。”言毕,笑眯眯地看着大皇子。
饶是大皇子一向沉稳,闻言也不禁忡然变色。
四皇子更是得意,看着大皇子的脸上,就差在一旁摇头晃脑。
大皇子看见四皇子的样子,定了定神,伸手轻轻拍了他的头一下,“让你顽皮,拿皇兄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