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辉国公哭诉了一番。
辉国公也头疼,连夜赶去了安郡王府,商议此事。
安郡王和安郡王妃都无语,却知道宋良玉是借此事离这里远远的,眼不见为净的意思。罗家这一次的商船,一去大概要两三年才会回来。到时候,大皇子肯定已经娶了正妃,说不定连孩子都生下来了。
“爹,不如就让她去吧。多派些人跟着,让她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安郡王妃安慰辉国公道。她是过来人,知道这种事,堵不如疏。
“可是在外面跑船,若是海上有什么风浪……”辉国公很是为难。
安郡王妃想了想,道:“爹,罗家的商船又不是第一次出洋。大的风浪也经历过,他们有经验的。现下最要紧是让小七忘了那些不该想的东西。出洋其实是一条路子,到了不同的地方,见识了不同的人和事,她的眼界和想法自然不同。”劝了半夜,总算是劝服了辉国公。
辉国公回到家里,跟辉国公夫人说了,辉国公夫人哭了半夜,却也无法。从初十开始,就开始打点宋良玉要跟船的行李,还有随身伺候的丫鬟婆子,以及暗卫小厮,浩浩荡荡一大群人。
为了慎重起见,辉国公还带着宋良玉,跟着安郡王专程去了罗家一趟。
罗家的大老爷和大少爷见辉国公和安郡王亲自到访,当然不敢怠慢,忙抛了手头的事,专程过来陪客。
辉国公的来意,早几天就托安郡王跟罗家说了。罗家当然满口答应,还特意在罗家大少奶奶的舱室旁边,特意给宋良玉留了间上好的屋子,另外还有丫鬟婆子住的地儿,十分妥当。
第二卷第134章谁是鱼肉中
宋良玉跟了辉国公和安郡王过来,先拜见了罗家的老爷、大少爷,又跟罗家的大少奶奶行了礼,彼此认识了。
罗家的大少奶奶便是裴舒芳,乃是裴家排行第三的庶女。她如今在罗家已经做了管家的大少奶奶,与往日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罗家此次出航,干系重大,非要有个主事的人震场面不行。罗家的大老爷虽然可以去,可是他一来年岁大了,二来一直想培养罗大奶奶接手罗家所有的行当,而罗家的所有产业里,出洋的商船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且这次又有朝廷的人跟着出航,安全性比以往都要高,所以便大着胆子放手,让罗大奶奶裴舒芳独挡一面。
宋良玉见到裴舒芳,觉得有股让她非常熟悉的感觉,一下子就对裴舒芳亲近起来。
裴舒芳本来担心对方是国公爷家的嫡幼女,太过娇惯,不好相处。可是现在看上去,还是很有礼,很懂事的,便放了一半的心,专心等着正月十六,就一起登船出海。
这边宁远侯府里,宁远侯楚华谨有三四天都没有回来。这几日本是齐姨娘的日子,齐姨娘见一直没有见到侯爷的影子,有些着急,托人一问,原来侯爷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府了,便去夫人那里问了一问。
楚华谨上次走的时候,跟裴舒芬说过,抓了那位管事姑姑的家人,会直接去宁远侯府的别庄里住几天,拷问一番那些人。所以楚华谨这几日未归,裴舒芬本没有放在心上。现下听了齐姨娘的问询,裴舒芬却灵机一动,装作有些着急起来。
以前楚华谨也有关两三天不着家的时候,可是那时候就算不回来,也会遣小厮过束报信。
这一次,却有足足三四天,音信全无,外院也无人过来报信。这种事,当然是外院管事的失职
“将外院的秦大管事叫过来!—侯爷出了事,他怎么能一声不吭?!”裴舒芬很是恼怒的样子
秦力生跟着婆子匆匆地来到内院上房,对着坐在上首的裴舒芬行了礼,问道:“夫人唤小的来,不知有何事?”
“何事?!”裴舒芬利索地拍了一下身旁的桌子,唰地站了起来,指着秦力生道:“你还有脸问我?!你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这个秦力生是大姐裴舒凡活着的时候提拔的外院总管,裴舒芬怎么看,怎么觉得秦力生不是跟自己一条心,总是阳奉阴违的。她不爽他已经很欠了……
“我跟你说,限你半天之内,把侯爷给我找回来!如若不能,你这外院总管的位置也该换人做做了!”裴舒芬借机给秦力生下了通牒,只打算一步步破坏他在侯爷和太夫人心里的形象,才好借机把他拉下来,换上自己的人。
内院的下人见外院大.管事的位置不保,自然都转开了心思。
裴舒芬当作不知,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去慈宁院给太夫人报信去了。
太夫人这几日过年过累了,天天在家歪着,哪儿都不想去。只看着楚文琳和楚谦谦两个小孙女在身边翻绳玩,楚谦益在自己的屋子里做功课,准备过了十五,就要入宫给三皇子做伴读。
裴舒芬一脸严肃的进来,给太夫人见了礼,便道:“娘,今儿有大事,要跟娘说。”
太夫人看了裴舒芬一眼笑着命人将两个姑娘带下去。
楚谦谦听了裴舒芬的话,眼珠转了转,跑到太夫人歪着的长榻边上,拿了一旁扔着的美人捶过来,轻轻往太夫人腿上捶着,又皱着眉头求道:“祖母,谦谦哪里都不想去。谦谦就待在这里陪祖母好不好?”
太夫人看见楚谦谦楚楚可怜的小脸,心里软成一团,伸手将她抱了过来,搂在怀里连声道:“好!好!好!谦谦就在这里陪着祖母!”
楚文琳羡慕地看了楚谦谦一眼,却不敢违拗,只好自己先下去了。
太夫人便对裴舒芬道:“谦谦还小,也听不懂你说什么,就让她待在这里,你有话但说无妨。”
裴舒芬看了楚谦谦一眼,掩袖笑道:“娘,您不知道。我们谦谦可是人小鬼大,心眼子比世人都多呢。娘可不要小瞧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