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从未有过同升斗小民比拼衣食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举动。——娘这样说,贺家是无所谓,可是却看低了皇室,给我们镇国公府招祸。若是娘再这样口无遮拦,媳妇就算拼着不孝,也不能让娘一个人,坏了我们全府人的性命”
简老夫人立时就白了脸,有些下不来台,看着贺宁馨,气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这个贺宁馨老是这样,一丁点小事都能拔高到了不得的位置,自己却偏偏不知怎么回击她真是天生的克星对头当年娘教过她的那些招儿,没有一个对她管用的……
旁边的卢太夫人见自己的女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在心底里暗暗警醒,打着哈哈笑道:“哟,这可是给我老婆子一个下马威来着?——我们娘儿俩胆子小,可经不起吓得。我老婆子就算是乡野粗人,也晓得大齐朝是以孝治天下。外孙媳妇你呀,我老婆子真心劝你一句,这样咄咄逼人可要不得……”摇了摇头,又看着简老夫人,怜惜道:“我女儿生来就是大家闺秀,从不会这样牙尖嘴利地给人没脸。”说罢,继续摇头叹气,很是为自己女儿不值的样子。
简老夫人适时露出了泪眼婆娑的样子,居然有股娇娇怯怯的神情,浮现在她虽然看着年轻,却有些轻微眼歪嘴斜的脸上,未免有些诡异。
贺宁馨眼见须臾之间,自己就成了当众给婆母脸子瞧得“恶妇”,不由轻笑一声,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世人都是选择尽忠,而不是尽孝。——外祖母事事都明白,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我们镇国公府,从大齐朝开国以来就是忠于圣上,忠于朝廷。这三百年来,我们镇国公府不知出了多少位死节死战的报国忠臣这镇国公府门楣上牌匾,可是每一位帝王继位之后,都要给我们重新恩赐一个的。外祖母刚来,不知道也不要紧。等闲了,外孙媳妇带着外祖母去我们库房看看,镇国公府这些年,都有多少个御赐牌匾”
卢太夫人脸色微变,像是从来没有见过词锋这样锐利,又让人挑不出错来的女人,便只也跟着笑了一声,对简老夫人道:“这样好的媳妇,上得朝堂,入得厨房,你在哪里寻来的?”
简老夫人的薄唇抿成一条线,收了脸上那股无助的样子,闻言只是笑了笑,不再说话。
许嬷嬷便上前道:“亲家老太太,这就跟我们老夫人进去吧。如今外面还冷得很,亲家老太太也没有带件大氅过来,想也是冻得很。”
卢太夫人笑道:“劳烦许嬷嬷一路照应。”
简老夫人忙就坡下驴,扶了卢太夫人往府里进去了。
卢太夫人对贺宁馨微笑着点点头,一径进去了。
跟着简老夫人出来的丫鬟婆子也都簇拥着两个人进到府里面,又服侍她二人上了轿,一径往二门上去了。
贺宁馨看着她们的轿子走远了,才将微笑的嘴角放平了,看向许嬷嬷,道:“我们也进去吧。”
许嬷嬷知道贺宁馨有一肚子话要问她,点点头,道:“夫人先请,老婆子随后就到。”
贺宁馨知道许嬷嬷一路上一定是吃了不少苦,先回去洗漱洗漱,换身衣裳,歇一歇,再问也不迟,便道:“嬷嬷不用着急。回去好生歇息,换身衣裳过来我们晚上再说话也不迟。”
许嬷嬷笑着道:“不用那么久。夫人也要去安排晚上的饭食,还要给这府里的人和衙门里的国公爷都给个信儿,说有贵客来了,让他们做好准备,晚上要见客的。——等夫人都安排妥当了,老婆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一定能在晚饭前去见夫人回话。”
这话提醒了贺宁馨,笑着对许嬷嬷道:“还是嬷嬷想得周全,就按嬷嬷说得做吧。”说着,也带着自己的丫鬟婆子进了府里面,坐上自己的轿子,也往二门上去了。
许嬷嬷等贺宁馨一行人都走了,才摇摇头,叹了口气,扶了自己的小丫鬟,往自己住的院子里去了。
贺宁馨坐到轿子里,觉得脑子里乱纷纷的,一时思绪万千。可惜许嬷嬷一时不得过来,她只好先耐着性子,去了大厨房一趟,跟大厨房的人拟定了晚上的菜谱。听简老夫人的,备了一半的新鲜海物。另外一半,拿了库房里的干货发了起来,晚上做菜用。
那新鲜的海物,镇国公府里并没有预备。贺宁馨便让大厨房的采买拿了她的帖子,去贺家,找许夫人想办法。若是许夫人的海货店里没有,就让许夫人介绍几个京城里面不错的海货店,一定要在天黑前采买回来。
厨房的事一了,贺宁馨便回到致远阁,派了得力的丫鬟婆子,去各个院子里报信。先去了卢珍娴的一尘轩和郑娥的无尘轩,再去简飞振的华善轩,最后去了简飞怡的风华居。
一尘轩里,卢珍娴正坐在厢房的绣架前,专心致志地绣着一幅百子嬉戏图,打算送给贺宁馨做礼物。
来到卢珍娴的一尘轩报信的,是贺宁馨的心腹大丫鬟扶风。
听了丫鬟的通传,卢珍娴忙命人领扶风进来。
“扶风姐姐来了,快坐,快坐”卢珍娴笑着从绣架前起身,招呼扶风。
扶风福了一福,对卢珍娴笑道:“卢姑娘不用客气。奴婢今日来,是给夫人传话的。今日府里来了贵客,晚上大家要一起给贵客接风洗尘,让卢姑娘千万要记得过去。”
卢珍娴笑了笑,道:“若是有贵客,我们去怕是不妥吧?”她和郑娥只是两个寄居在此,未出嫁的大姑娘,没听说要见天出去见外客的。
扶风忙轻轻拍了自己的嘴一下,笑着道:“哟,是奴婢说得不清不楚,该罚,该罚——是贵客,也是至亲,姑娘不用拘礼。”
“哦?”卢珍娴果然来了兴趣,问道:“至亲?”
扶风点点头,道:“今儿来了两位贵客至亲,一位是简家祖籍的远房二叔公。”
卢珍娴闻言便笑了,道:“是他啊。”显见是在祖籍也见过的,并不陌生。
扶风好奇地问道:“姑娘见过这位二叔公?”
卢珍娴微微一笑,道:“我们在祖籍住了这么些年,怎么可能没有见过?——只是不知他来京城,有什么事?”
扶风摇摇头,道:“奴婢不知。”又补充道:“也许只是亲戚间串门子吧。姑娘知道,这亲戚亲戚,是越走动,才越亲的。若是不走动,就是至亲也疏远了。”
卢珍娴坐回自己绣架旁,手里拈了针,低头往绣架上扎去,嘴里笑道:“扶风姐姐真是人情练达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