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问道:“花大人,本地可有什么出色的郎中,医术高明些的么?”
花子规想了想捻须道:“杨大人,本地是个小县,倒没什么名医,本官生了病,也是从大同延请名医诊治的,杨大人带来的那两位,就是大同有名的郎中,本地么,倒是有一位姓马地巫医,据说有些邪门的法子,其实都是些民间偏方,有没有效的不好说,本官没请他治过病,不过听本地父老讲,有些病治来倒是手到病除”。
民间巫医?民间医术不科学不管用的糟粕不少,但是也却有许多自古流传不载于正规医术地药方,有时蒙对了病症,确有奇效。而大同那两位郎中的方子不见效,一方面可能医术确有问题,另外杨凌也晓得和唐一仙的身份有关。
他们原就知道唐一仙是内厂总督的表妹,如今一路行来,除了唐一仙,人人知道围着她跑前跑后小心侍候的那个小校尉就是当今大明天子。
天子对她尚且如此态度,谁还敢小觑了她?作医官地同样深谙为官之道,他们给这些重要人物看病,反而不敢大胆诊治,认真用药,生怕用些药物起了反效果自已要因之落罪,所以弄些不痛不痒的药物糊弄人,这些病人死了也是天命到了,和他们没关系。
杨凌知道其中这些关节,如今正是急病乱投医,不如请那巫医来诊治,他是用偏方也好,跳大神也罢,哪怕能缓解唐一仙的病情,也好过这么病情反复,日日苦捱。
想到这里,杨凌一展眉,对正德说道:“皇上,臣亲自去拜望一下这位巫医,如果真有点门道,就请他回来试试”。
正德现在也是全无主意,急忙点头道:“爱卿快去,莫要耽搁了。”
杨凌对花大人道:“此地本官不熟,请大人派府上管家带路,我去探探这位马巫医!”
第219章江山美人
百姓口称的马神医不住阳原县城内,而在县城不远的东治镇。皇帝来到阳原的消息已经传遍小小的县城,但是这里仍是一片宁静,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杨凌着侍卫都换了便装,分成前后三拨驰往东冶。他这也是心思缜密之处,如今京中乃至天下各地谣言四起,皇上不急着回京却滞驻阳原,所为何来?
如果大张旗鼓地赶去接郎中,被人知道皇上是为了一个女子,势必对这位少年天子名声有损,故此杨凌不欲张扬,自带了伍汉超、刘大棒槌等六七名亲兵人人佩刀,袖藏筒弩,另使两拨侍卫隔着半箭地,前后呼应,在花府管家陪同下进了东冶镇。
有些本事的郎中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吃得开的行业,这位马神医虽是走的祝由科的偏门,不在朝廷医制正规行列之内,但是在阳原一带甚有名声,所以家里置办的十分阔绰,在东治镇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杨凌到了马府门都,先行赶到的侍卫们已下马四下散开,守住了路口、房门、院落四方,花府管家虽认得这地方,可是也不曾登门见过这位马神医,当下与杨凌等人一起进了院子。
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建筑,进门居然有个小小的照壁,中间镂空了,饰以金玉满堂、鱼跃龙门和大福字的图案。
花府管家哈着腰带着杨凌绕过照壁,还是不见人来接待,却听见正厅中有“咚咚”的鼓声,那鼓声松一阵紧一阵,带着股子诡异,十分扣人心弦。杨凌听那鼓声十分熟悉。分明便是后世饱受鞭挞的‘跳大神’的鼓声,杨凌一听,信心顿丧,马上打起了退堂鼓,对这位巫医马大神再无半点热忱。
可是已经到了这里,也不好转身便走。杨凌硬着头皮和花府管家进了大厅,才见一个小厮打扮的童子大刺刺地迎上前来,很神秘地竖指与唇道:“不要吵,我师傅正在请神驱邪”。
花府管家还真没敢吵,因为这巫术传起来很邪门,据说施法时胡乱打断,很引邪上身,他也不理那小厮,反客为主地将杨凌请到一旁坐下。一起看那马大神施法。
这位马大神一张油汪汪的胖脸,唇上还有两道鼠须。头上系着画了符录地红布条。半敞着膀子,好似发了羊癫风地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辞,胸口和肩膀上松软的肥肉随着他的动作颤颤悠悠的,看那样子他晃得还很认真,脑门上都是油汗。
身前地上放着一副担架,担架上有一个疲得象骷髅似的男人,花白的头发,皮包着骨头,两个汉子和一个老太婆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
杨凌蹙着眉。耐着性子等他跳完,只见他大步走过去从香案上地香炉中倒出一点香灰,包在纸包里,眼睛似睁非睁地走回来,施恩似的递到那老太婆手中,拖着长音儿道:“分三次送水服下,这邪灵嘛,本大仙已经请神驱走了,不过他的身子一时还不会好,要好生静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