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分节阅读 206(2/2)

可是,朕不要当这样的王!大明是朕的天下,朕就要尽天子之责!”

杨凌怔怔地看着正德,他年轻的脸庞带上了几分少见的严肃,一双眸子亮亮的。注视着杨凌道:“:记得你初到京城时,对朕讲过海外万国的许多故事。那里面英明地君王,没有一个该他尽到自己的责任时,却畏缩在宫城里,理直气壮地对人说,保护好他自己地命,就是为子民尽了本份,你希望朕做一个怎样的皇帝?”

正德挑了挑英朗的眉毛,对杨凌一字字道:“朕是天子,现在朕要去为大明做一件朕该做的事!你是朕的爱臣。你能否辅佐朕,做好这件事?”

杨凌心怔激荡。谁说眼前这个小皇帝少不更事。眼中只有嬉戏玩耍,他真地没有认真思考过为君王的责任么?还是苦闷的现实让他只能沉溺于种种游戏中消磨时光?

杨凌没有说话,他退了两步,头一次满怀着敬意,向正德深深一礼道:“微臣遵旨,臣愿辅佐吾皇,中兴大明,成就不世霸业!”

正德兴奋地把住杨凌手臂,摇晃着正要说话。忽听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响起,正德皇帝怔了怔,不禁哑然失笑道:“与卿一番畅谈,倒忘了该进膳了,来,杨卿陪朕用膳,朕地大同之行,可全*你了”。

杨凌在春坊陪太子读书时,没少一块儿吃饭,正德登基为帝后这却是头一次,与皇帝共膳,那是极大的礼遇,起居注和朝廷邸报上都要注明地。

杨凌不愿招摇,正想婉言拒绝,正德已对殿外扬声道:“来人,传膳,朕要与杨卿同用,让解语和羞花也来。”

杨凌慌忙道:“皇上,这不太合适,解语羞花虽不是宫中妃嫔,毕竟是侍候皇上的人,臣怎好与她们……”。

正德不以为然,摆手制止了他,又兴致勃勃聊起了离京的办法。二人正议着,御膳房的小太监川流不息,丰盛的宫中御肴已经呈送进来,二人便住了口。

殿角那张蟠龙金漆花的大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四面放了四个锦墩,小太监以银筷子一一试过了酒菜,又逐一品尝了一番,向正德施了一礼,悄然退了下去,只留下四个小太监侍立在一旁。

解语和羞花一朵流云般地飘进殿来,一阵脂粉香顿时直扑入鼻。正德叫两个俏盈盈的美人儿用玉杯,自己与杨凌对面而坐,都用的是爵杯。

一杯高爵杨凌就已微有酣意,他心里记挂着皇上过了年就要出京的事,尽管正德一再相劝也不敢再饮,只挑些清爽的菜肴浅浅尝了几口。

正德兴致却极高,吃到一半笑对杨凌道:“杨侍读,这两位姑娘都懂得俚曲儿,解语、羞花,你们为朕唱段曲儿助兴”。

解语抿着小嘴儿一笑,眼波溜溜儿地瞟了杨凌一眼,顺手拈起根象牙箸儿轻轻敲击着玉碗金钟,悦耳地清鸣声中,娇滴滴地唱了一段民间小曲儿,声调娇柔旖旎,正德摇头晃脑,听的甚是开心。

好不容易捱到酒席筵罢,杨凌趁着正德金盆净手的功夫,对他悄声说道:“皇上,您要出宫,那是天大的事情,方才臣细细惦量了一番,要让百官许可那是万万不能,看来只能依着皇上的主意悄悄离京。

可是文武百官或瞒得,京中总要有人主持,所以三大学士是不能瞒的。焦大学士老成持重,又甚是体贴圣意,臣想去与他密议一番。”

正德笑嘻嘻地道:“好,你去吧,这事儿是朕的主意,杨卿只是迫于帝命,随王伴驾而已,没人敢把你怎么样”。

大明虽有许多弊病,但在当时,仍是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打起仗来粮秣、军备远非周边小国可比,可是战事却屡处下风,重文轻武是最大的原因。

不能亲历杀伐,如何成就正德的文治武功?杨凌听了正德那番推心置腹的话,已决意不计个人得失,刀山火海也陪他去走一遭。他听正德将责任完全揽在自己身上,不想他授以百官口实,面带感激地笑了笑,微微拱手道:“谢皇上关爱,臣告退”。

正德取了一条雪白柔滑的丝巾拭净了手,两个美女轻盈地簇拥过来,一左一右拥住了他的手臂。解语娇笑道:“皇上今儿怎么这么开心?眉毛眼睛都在笑呢。”

正德长这么大头一次可以出远门儿,而且是他向往已久的沙场。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再说解语和羞花都是极可人的美女,解语喜眉喜眼,娇甜迎人,甚合他的脾胃。

他忍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轻轻捏了把解语娇嫩地脸蛋儿。眉开眼笑地道:“朕告诉你,可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正德压低了嗓门儿,悄声说道:“等过了年。朕就要悄悄离京巡啦,哈哈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

解语和羞花一怔。两双眸子一碰,羞花的眸中已放出不可抑制地喜意,她也换上一副甜腻的笑容,拉起正德的胳膊,蹭着丰满挺拔的sū • xiōng,娇声道:“皇上,您说的详细些嘛,奴家能陪着您么?”

正德急忙摇头道:“不成不成,若带着女人去。杨侍读一定不允地,朕可不去自讨没趣”。

羞花顿足道:“哎呀,那您告诉奴家要去哪里嘛,皇后娘娘瞧着奴家姐妹可不顺眼,要是你不在京里……”,说着她已做出眩然欲泪的模样。

正德瞧的心中一软,忙拉起她的手笑道:“放心,朕安排你去豹房,叫刘瑾好生照应着便是,想知道朕去哪儿?嘿嘿,先香个嘴儿再说”。

焦芳如今在三大学士中忝列第二位,位极人臣,身份尊贵,再不复当日在礼部、吏部饱受排挤地尴尬局面,背后有杨凌撑腰,仕途一帆风顺,每日都是春风满面。

他正在殿中批着折子,安排各部筹军饷、备夫役、运粮草、军械,怃恤伤亡士兵、征调郎中、药材,一桩桩事忙的不可开交,忽听杨凌来访,老焦芳连忙蹭下了炕头,满面堆笑地迎了出来。

杨凌是皇帝亲军统领,正三品的武将,内厂是皇帝私设的衙门,不在朝廷品秩内,没有品阶,但杨凌有爵位在身,着御赐四爪蟒袍,实权无人能及。

焦芳自认是杨凌一派的人,见了这位小后生,一向尊称大人,自谦为门下。这时虽在宫中,也执礼甚恭,他将杨凌迎进书阁,亲自奉上香茗,微笑道:“大人何时进的宫?门下这几日待批的奏折甚多,一直未去府上拜望,正打算新年时再携犬子登门拜望呢”。

杨凌笑道:“焦翁不必客气,朝中有些官儿以公务报私怨,各个衙门政令不行,前方打仗,后方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