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他不期然又想起那位莫夫人的风情韵致,心中不由一荡。不得不承认:若只论风情韵致,她还真是无人能……不对,有一个地,那就是怜儿……
怜儿不止相貌,便连身材也是周身上下无处不媚,她要是再长大一点……
唉!不知她现在可好?我来江南这么大举动,她一定已经听说了,会不会怪我不去看她?
杨凌想到这儿,脚步不由沉重起来,方才的喜悦顿时一扫儿空……
这三日不断设宴待客,莫清河一直陪伴在侧,自从那日最后一次试探杨凌后,莫清河真的彻底放了心,次日一早便将税银发付京城。
庞大的税船起赴京师,一路旗帆招展,官兵押送,消息通过种种渠道立即向天下散播开来。苏州织造太监李大祥听了快马汇报,立机当断,立即命人将税银缴付京师,苏州航运比杭州还快了一段路成,既然拍马溜须慢了一步,税船先于莫清河到京,也算是向厂督标示忠心了。
第三日,杨凌借口这几天饮酒过渡不胜酒力,席间酒量大减。众人都知道他这三天连接宴客,是以也无人疑心,这一来敬酒者大多涌向莫公公和杨知府,将两人灌的酩酊大醉。
杨凌回了府,候着莫公公被李管家等人抬了进去,才拔腿奔向自己的宅院,一进了门见了高文心便道:"柳彪回来了么?"
高文心怔了怔,说道:"柳千户还没回来,不过黄掌班从苏州回来了。一直在等您呢。"
杨凌有些意外:"这么快?好,带他来见我"。
杨凌走到堂角就着铜盆净手洗脸,正擦拭着,两个青衣小帽番子打扮的汉子走了进来,单膝下跪道:"参见广督大人!"
杨凌一扭头,瞧见一个是黄掌班,另一个却是柳彪,不禁失笑道:"这倒是巧,刚刚回来?"
柳彪应了声是,待高文心从杨凌手中接过毛巾,端了铜盆出去,才上前笑道:"大人,一切安排妥当,闵大人听说要他带兵抓人,直拍着我的肩膀夸大人够意思,有这种好事肯想着他。"
杨凌好笑着道:"这位闵大人作文官想必是做得很是痛苦,一有仗打就如此兴奋,呵呵,种千总那里如何?"
柳彪道:"盐兵跟着大人打了打胜仗,每人都捞了那么大好处,早看的那些卫所官兵眼红,虽然消息现在仅限于闵大人和种千总知道,料想今晚吩咐下去,卫军无不应葱。
他们现在士气高昂,虽然训练不足,对付那些嗜血善战的亡命海盗还有差距,但用来对付龙山卫那些同样无能的官兵一定不成问题"。
杨凌笑笑,说道:"不可大意,毕都司我见过,此人确是个将才,虽说他军中贪腐成风,站力低下,但他的亲兵个个骁勇善战,而且几乎等同于他的私兵,对他极为忠诚,这些人岁不足三百人,若是狗急跳墙死伤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