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分节阅读 76(3/4)

正德初做皇帝,还有些认真劲儿,可是那些奏折写的又臭又长,内容又实在枯噪无味,批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叫刘瑾陪着他去逗弄小猴儿去了。

杨凌独自走出乾清宫,立在宫门下停了一会儿。现在御马监的四卫人马已调回宫中,他已不必再常留宫中了,可是方才回来皇上还没有要他离开的意思,他也没找到机会开口。

想想自从领兵进山再到进驻皇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他和幼娘可谓咫尺天涯,同在北京城里,走路也没多少路程,彼此却不得相见,心中实在思念的很。

今日回不去,再过两天也该能回去了,那小丫头想我了么?也不知她瘦了没有。杨凌想着那娇俏可爱的小妮子,身子里不禁一阵燥热,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去,把那娇滴滴知情识趣的小娘子搂在怀中恣意亲热一番。

他正情思旖旎的望着院中的青藤发呆,一位文官走进宫来,瞧见他站在宫门前发怔,便逡巡着凑了过来,那人望了他一眼,橘皮般的老脸堆满了谦卑的笑容,拱手施礼道:“这位可是威武伯杨大人?啊哈,果然是杨大人”。

杨凌愣了愣神儿,扭头见是个有几分面熟的文官,这人年纪怕不有七十岁了,补服上绣着一只锦鸡,感情是位二品大员,杨凌忙拱手道:“下官失礼,大人是”。

那老大人呵呵笑道:“老夫吏部侍郎焦芳”。

杨凌忙道:“原来是焦大人,焦大人这是……想去见皇上么?”

第90章焦芳用计

焦芳陪笑道:“是,只是……王鏊、刘芳两位大人刚刚吃了闭门羹回来,老夫怕是也要铩羽而归,杨大人是皇上面前得力的臣子,有件事老夫想请大人帮忙进言”。

杨凌心中一闪,恍然道:“大人也是为了信阳之事来的么?不瞒大人,下官方才也劝过皇上……”,杨凌把事情源源本本对他说了一遍,轻叹道:“皇上年幼,尚不识民间之事,有些事未必能和皇上说的清楚,下官现在也没什么办法呀”。

焦芳这人不象王鏊、杨芳等人讲什么书生节气,虽然年逾七旬白发苍苍,他热衷名利的心思可是一点没减。如今杨凌是正德帝跟前红的发紫的人物,他早有心结交,所以他官位虽比杨凌高,对杨凌态度却极为谦卑。

听了杨凌的话,焦芳蹙着白眉想了阵儿,小心翼翼地道:“皇上从小住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也在情理当中。不瞒杨大人,老夫是河南泌阳人,家乡也在遭灾之列,河南全境如今灾民嗷嗷待哺,受灾者岂只一地。泌阳、信阳等地的亲友上京相托,老夫怎么也得在皇上面前进一言呐。既然直谏不得,老夫想委婉相求,不过这事儿还得杨大人伸以援手,还望杨大人相助”。

“哦?若能对百姓有所助益,杨凌自无不允,不知老大人有何高见?”杨凌忙道。

焦芳听他答应,忙欣然凑上来对他低语一番,杨凌听了诧然望了他一眼,心道:“虽说皇帝少不更事,可也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了,他顽心虽重,但是会欣赏这种小孩子把戏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