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创世主

第14章 星系大改造, 小红星系(2/4)

以林森现在宇宙的直径,根本无法承载一个直径超过百万公里的大恒星,林森经过详细计算,恒星的直径在20~25万公里最佳,最多不能超过30万公里!

林森可是知晓,宇宙中最小恒星是一颗直径只有万公里的红矮星,创造出一颗直径在20~25万公里的小型红矮星是绝对可行的。

而且红矮星由于质量低,基本上刚刚越过可以自主发生核聚变的最低质量标准,故而它的核聚变反应比较缓慢,可以稳定运行亿万年!

由于红矮星的核聚变反应缓慢,恒星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这样可以缩短行星与恒星的间距,节约空间!

林森现在的宇宙才刚刚成型,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空间浪费,红矮星是最佳的选择!

确定了恒星后,接下来便是行星的设定!

林森根据木星和其卫星的相关数据,在目前宇宙的直径下,最多能容纳三颗大行星的运转,再多的话,行星运行的轨道就要超出宇宙边际了!

不过林森可不想浪费这三颗行星,他想将这三颗行星全部打造成适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林森脑海中不由的回忆起有关地球的相关数据,而后不断在纸上写出各种运算公式,显然是在人为设计三颗宜居行星!

一切计算完毕后,林森随后着手,开始创造一个自主稳定运行的崭新星系!

首先便是创造恒星,现在的恒星全靠其核心的引力源支撑,直径仅仅才1万多公里,自然达不到红矮星的标准!

林森不再迟疑,他拿出一份本源之液,开始创造恒星!

恒星的主要元素是氢和氦,林森随后动用本源之液演化两种元素!

演化物质对本源之液消耗不大,属于本源之液的基础用法,只要不演化基础规则,一份本源之液可以转换海量的物质!

很快海量的氢氦元素纷纷涌进现在恒星内,恒星的直径迅速的膨胀起来!

1万公里,2万公里,3万公里……,10万公里,20万公里,万公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