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开始建立神朝

第27章 君赐臣恩(2/5)

春秋之时,人心依旧知恩尚义,有一腔赤子之心。

后世时,已经很少见到。

蓟林做出如此姿态,自然是因为秦易对他的恩情之大,已经再难回报,救命之恩,存续之恩,复仇之恩,桩桩件件,纵然九死也不能回报。

人常言道:斗米恩,升米仇。

对一个人的恩情大到还不了的地步,就不再是恩人,而是仇人。

这其中自然有深层的道理本质,因为恩人天生从道德上凌驾于被施恩的人,对被施恩的人具有一定的支配地位。

挟恩图报就是撕破脸的后果。

即便是没有撕破脸,被施恩的人,也不得不压制自由意志,而屈从于恩人。

从被施恩的那一天起,被施恩人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由人。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成为处于“绝对下位”的那个人。

但人性是不甘于屈居人下的,人可能接受一时的下位,却不可能接受永远的下位。

从人性上,斗米恩,升米仇,是注定的事情。

但这个道理,对天生就具有上下之分的身份是不成立的。

诸如君臣、父子。

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君臣和父子间的关系是不可能改变的。

君父对臣子施恩再多,臣子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君父和臣子间的关系只会更加联系紧密,臣子只会更加尽心尽力的去做事,去为君父考虑周全。

秦易拍拍蓟林肩膀,只道:“起来,进殿吧。”

而后又看向三公主处,“玄姬,你也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