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风华

第七十三章 赞府(2/4)

“小妮子,你方才为何说知县大人?这是哪个地方的说道?”

宁采薇脑子转的很快,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回答:

“回老爷的话,孩儿原以为,知县老爷是百姓的父母,父母就是大人,可不就是知县大人么?”

庄县丞呵呵一笑,“如此说来,还真有三分道理,也不是笑谈了。”

国朝百姓称知县为父母,称知府为祖父,称布政使为曾祖父,早就成为习惯。

以此,会巴结的知县在知府面前自称孩儿,善谄媚的知府在布政使面前自称孩儿。

那么这小姑娘称呼知县大人,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啊。

庄县丞随便说了两句,想起自己膝下无子,顿时兴致寥寥的挥挥手道:“好了小友,你们去吧。”

然后就再也不理两人,而是在秋阳下看起书来。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朱寅原以为这位会问一些问题,然后自己表现极佳,展现神童之姿,让对方暗叹“生子当如朱稚虎”。

自己就能顺杆子爬了。

只要获得这个七品实权领导的赏识,就能在江宁县狐假虎威,很多事就方便的多。

然而让这个特务大感意外的是,庄县丞兴之所至的说了几句话,就兴之所去的只顾看书。

不是叫我小友的吗?

这就结束了?

是我不可爱吗?

你好奇怪啊。

朱寅感到自己白跪了,郁闷之下只能行了礼,告辞离开。

倒退着走出去五步,又转身走了五步,满含期待的回头一看,却见那县丞老爷还在老神在在的低头看书。

姿势都没动。

完全没有叫住自己的意思。

宁采薇也有点郁闷。这算什么事?初来乍到,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实权领导,就这么擦肩而过。

两人忽然都知道为何了。

因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就算是“金童玉女”,人家堂堂一个京县三把手,凭什么在意他们?

真是自作多情。

大人物们,都是很忙的。

朱寅走到仪门边,一个站在廊下帖告示的书手问道:

“小兄弟,赞府老爷和你们说的甚么?”

他纯粹是好奇。

朱寅摇摇头道:“没说什么,就是考较了我一番,夸了我几句,受宠若惊。”

那书手听到县丞老爷夸赞朱寅,不禁对这个男童有点肃然起敬了。

“真的?啧啧,小兄弟不到十岁吧?就和赞府老爷有说有笑,还得了夸赞,好生令人羡慕啊。”

朱寅摸摸头上的角髻,笑容天真的说道:

“我也没想到,县丞老爷这么平易近人,就像家中长辈一样和蔼可亲。他还问了我的姓名和住址。”

书手听到这里,神色居然有一点恭敬了,笑容都陪着小心。

“小兄弟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莫不是右赞府要抬举你?”

朱寅摇摇头,“啊?可我都不知道赞府老爷的尊姓大名呢,老兄可以说说么?”

那书手正有一番倾诉之心。朱寅一问,他也就毫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领导信息,和盘托出。

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

朱寅和对方聊了一会,相关情报就打听了个大概。

江宁县有左右两个县丞,左县丞叫韩参元,右县丞叫庄廷谏。

两人都是举人出身,也算科举正途官。国朝以左为尊,所以左丞韩参元仅次于知县,属于二把手。

这庄廷谏是右县丞,位次在左县丞之下,属于三把手。

也就是常务副!

真就是大佬了,实打实的正县级实权领导!

江宁县是京县。知县是正六品,县丞是正七品,和普通知县平级。

而且,庄廷谏出身常州望族,据说还是唐顺之的孙女婿。唐顺之虽然去世二十多年,可唐家的影响力仍然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