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笑了笑,做官也是要面子的。高履行也知道自己的功绩不够,所以这个官做的并不踏实。
同样不踏实的还有柴哲威,乔师望调回京师后,本该是郭孝恪补上的,但他这个检校副都护,竟然后来者居上,做了大都护,也是时常感到不安。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李承乾调了郭孝恪去做西海大都督,接替苏定方。又给苏定方加了辅国大将军衔,出任陇右防御使,节制安西、西海的军务。这用人啊,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需要婉转,需要调度,所以有些时候自然会有一些反常之举。
“大哥,你反常不要紧,臣弟是怕,你把他们吓坏了。”
“那没办法,朕也不能事事都跟他们解释,而且朕是君父,有必要吗?”
李恪笑了笑,把手中的奏疏交给李承乾:“大哥,你看看这个!”
这份奏疏是大理寺卿崔钰上的,内容是大理寺经办的一个案子。
通化坊有个叫郭羡龟的人。他爹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龟是长寿、通灵、吉祥,百姓养个孩子不容易,自然是希望孩子健康长寿。
这一习俗在大唐并不少见,济南郡王还叫李灵龟呢!
郭羡龟不仅擅长绘画,作诗也很不错,家境优渥,每天就是享乐,根本不必担心生计。
但郭羡龟呢,算的上一个本分人,不招灾,不惹祸,赶上大灾之年,也会拿出一些钱粮来捐,京兆府因此还给他送过匾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