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第113章 东宫(2/4)

杨素这个人生性自负,且自持功高,自然看不上靠着裙带关系上来的萧瑀。但封德彝却心思灵透,他知道自己要往上爬,自然绕不过杨广,而结交杨广的这位内弟,无疑是最佳捷径,所以他经常在杨素面前说萧瑀的好话,二人也因此交好。

大业初年,虞世基总揽政务,但因能力有限,常有失当之举。封德彝暗中依附虞世基,为他出谋划策,让他谄媚奉承杨广、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并抑制贤能。从此,虞世基的恩宠逐日加深,而隋朝的国政则日渐败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德彝也因此官位、权势日重。

其实,杨广也很不喜欢封德彝,觉得他是个马屁精,经常擅自揣摩圣意。而萧瑀呢,也是投桃报李,每每杨广欲处置封德彝时,他总是会说上几句,封德彝也屡屡因此转危为安。

到了江都之变时,宇文化及发动zhèng • biàn,让封德彝历数杨广的罪过。杨广奚落他没有士大夫的风骨,是个文人中败类,背君背国,这让封德彝羞愧难当。

随后,宇文化及立秦王杨浩为帝,而在期间,萧瑀每每与之通书,劝他要远离是非之地。可封德彝当时已经踩在泥潭里了,根本就没法脱身,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做宇文化及的内史令。

再往后,宇文化及兵势日败,而负责督运粮草的封德彝,也看出来了败亡之相,便与宇文士及商量,观望一下形势,别白白丢了性命。

就这样,等了半年有余,也就是武德二年的时候,宇文化及兵败被杀,萧瑀便修书给封德彝,让其以麾下的兵士、粮草归降大唐。

二人听候,欣然领命,随即率部,押送军资,投唐。

但先帝认为,封德彝是隋朝旧臣,谄媚不忠,还帮着作乱弑主,着实该死。严厉的斥责了他一顿,便把他贬为庶人,让他自顾还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