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权力就是邢是与齐国一样,都有着对诸侯的征伐权。
只不过,齐国主要是在山东一带,而邢国主要是在太行山以东一带。
也就是说,邢国一开始就被定性为元侯,即地区方伯性质的诸侯。
这主要是从邢国当时的周边环境来考量的,因为邢国所处之地,是当时戎狄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周成王之所以封周公旦之子姬苴于邢国,就是要求邢国勇敢承担起阻止戎狄东出太行袭扰大周王朝京畿之地的重任。
自建国以来,邢国确实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不断与太行山一带的戎狄部落长期征战。
作为元侯级别的大国诸侯,邢国经常与齐国、鲁国、晋国、卫国甚至燕国组建联军,沉重打击戎狄部落,为拱卫大周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劳。
但是,历史演进到了春秋,戎狄入侵中原越来越频繁,不少戎狄武装战斗力越来越强,对邢国这样视戎狄为仇敌的中原诸侯带头大哥自然是痛下杀手,故不断向邢国发起进攻。
就这样,饱受战火之苦的邢国在多次受到戎狄侵犯后,国力日渐衰落。
到后来,邢国甚至被一支侵入中原的戎狄武装给灭了国。
这些故事,我们稍后会讲。
第六子第七子第八子,分别封于茅国、胙国和祭国。
反正,当时周公旦共有八个儿子,人人都有封国。
这样一来,鲁国始封君鲁文公去世后,根本无法将君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只好传位于自己的嫡长子,即鲁考公。
这就是第一次鲁国国君继承办法,嫡长制。
鲁考公去世后,其国君之位就给了其弟弟公子熙,这便是鲁炀公。这就是第一次兄终弟及制。
鲁炀公传位于其嫡长子公子宰,即鲁炀公。于是又恢复到了嫡长制,也是第二次嫡长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