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春秋

第32章 杞人忧天(4/5)

因为这位年轻的鲁侯,居然将宋国人贿赂的郜鼎,放到了鲁国的祖庙。

这个杞国人正是杞国国君杞武公。

杞武公认为,自己的杞国本来是尊贵的公爵大国,结果就是因为那些个不讲礼的诸侯时不时欺负一下杞国。

杞国不但没处伸冤,反而被迫四处流浪,混到这个时候连级别也都降了两级,成了伯爵。

如果让这种不讲礼的风气在春秋江湖流行开来,那极有可能杞国真要灭亡了。

其他的诸侯,杞武公觉得是孺子不可教了。

但你鲁国是什么诸侯?那是周公旦所建的国家,是全天下诸侯礼仪之首啊,连你鲁国都开始不讲礼了,那真要完蛋了。

杞武公越想越觉得自己有责任应该要好好对那位小伙子鲁侯讲讲道理,让他不要走邪道,回到重教遵礼的正道上来。

于是,公元前710年7月某一天,杞武公不顾自己年已花甲的高龄,也不顾酷暑,急匆匆赶到鲁国,朝见鲁桓公。

鲁桓公一开始很高兴,心想自己刚亲政,便有诸侯国君来朝见。

但没想到,杞武公一见到鲁桓公便责备道:

“鲁侯这样做不对啊,郜鼎怎么可以放到鲁国太庙啊?那可是宋国人的贿赂之物。

寡人远在杞国听说此事,非常着急,今天特地赶来劝鲁侯,别做这种违礼乱法的事,贵国先君周公怕是很不高兴呢。”

啊?你小小杞国算什么东西,居然跑到鲁国来对寡人大放厥词?!

鲁桓公本就年轻气盛,当时便来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