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一样的雾哥

第六十一章 程阵雾的创业之路(4/4)

将苏娅这台车开得轰轰响,待苏娅帮两人收拾好后,程阵雾笑苏娅没说实话。苏娅声称多持的四十股是帮叶校长持的,说明叶校长真到了山穷水尽身上没钱的地步了,我猜测叶慧娴身上的钱不超过五万。

苏娅笑了,说雾雾真的可能是神仙,全对。叶校长的二十万,等学校分红就还我们。现在相当于有三个学校了,海南、师大公学和新办的那所学校,也有可能是四所学校咯,估计这次能办成两所,想联系一个师范同学过来做教务主任,为后面当校长作准备。

程阵雾表扬苏娅到底是做过校长的,这想法很好。后面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劳力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就会面临上学问题。那些进城打工的人,孩子放老家,有很多的无奈,建筑队工人跟我反映,他们都是两夫妇在这边做事,有些家庭的父母帮着带孩子,一月除了孩子的生活费外,还要工资,要工资也可以理解咯,但有的要得有些离谱,父母要那么高,其实就是好吃懒做,想靠子女打工养活自己。有一个跟我同年的女工,那天说得哭出声音来了,她婆家有这考虑,她娘家也有这考虑,娘家更可恶,她三姊妹加一弟弟,弟弟最小,在老家混咯,三个女儿都出嫁,她娘家父母强行将三姊妹的一个孩子接回娘家带,规定一个月必须交多少钱,而且孩子读书的开支他们不负责。她的小女儿在娘家带,儿子在婆家带,两边父母每月支付的钱要她工资的三分之二,她想在广州郊区置套房,硬是拿不出首付。她两个姐姐情况比她更差,那个在东莞做工的姐姐,一月工资还不足以付两边父母索要的工钱,因此准备下期回家自己带孩子,在家种点养殖点,赚三母子的生活费没问题咯。又担心老公一个人在这边出问题。一调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能将老家的孩子接到身边来,就要有学校能读书。正在想写个纪实性文章,向广州新近办的那份报纸投稿。

加上在城市里读书,比在农村见识要宽吧,因此你们的学校后面会越办越多,就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学校管理人员。老师后面好招,一是内地体制内不甘于现状的老师,二是自费大学生。

苏娅说这个同学是师范一年级时的班长,好魄力,把班上那些调皮的男同学都管得服服贴贴。二年级时去了数学班,两人一直有联系。在老家做到了一个中学的教务副主任,很想过来。

看到雾雾的手伸过来,苏娅就明白雾雾要瞌睡了,便不再作声,将腿搭在雾雾身上准备入睡。

给苏娅买车一个月后,正好虹虹过来集中学习,这是虹虹硕士阶段学习的最后一次培训,这次培训后,只要毕业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拿到证书与学位。师母已经联系好了博士阶段学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