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科学研发都是如同电影里面那样,是天才科学家们的脑中灵感火花的灵光一现。
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如此,
更多的时候,科研不是天才脑中的灵光一现,而是无数科研牛马们日以继夜的苦力活,
这些科研人员们日复一日的在逼仄的实验室里卖弄着各种各样的仪器,为的就是证实数百条甚至上千条科研路径的可行性。
并没有很高大上的科学理论,可以一眼就预测到结果。
这些路径能否成功,是否合适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是必须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加以验证的。
往往弄了数个月,进行了无数个科学实验,通过了各项指标的测试,只等最后一项指标测试通过就能宣告成功的时候,忽然就在实验里塌房了,
冰冷的失败结果只能让这些科研牛马们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这么多个月的焚膏继晷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这个时候,参与其中的你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颓废感,甚至有一种浪费生命的感觉。
并不是工资奖金会少一分钱,而是单独的就认为这几个月的时光是毫无意义的,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温饱。
但是在温饱解决了之后,最重要的却是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东西的追求。
当然,真正的科研实践中,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其实都还算是好的,
多的是几年的甚至十几年的甚至是几十年的科研路线,最终证明还是走不通的,是根子上就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令人绝望。
为什么每年都会有爆出科研人员自杀的新闻,因为很多时候科研失败给人造成的创伤真的是无法想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