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036章 给柜组充一次值(2/5)

因为他刚刚参与过紧张的抢救施工。

历经高强度劳作之后,此时浑身黄土、满头大汗和沙子已经变成了黄汤糊糊的王硕。

这家伙此时死死攥着拳头,眼里满是愤懑。

只听王硕坐在那里低声咒骂着,“叶小川你个丫挺的!神神叨叨的煽动爷去替你搞事,保管室的粮食,爷还没顾得上盘点呢!

如今你tā • mā • de,竟躲到地下去了?

伱丫最好快点给爷滚出来,要不然,爷追杀到老马那里,当着他老人家的面,爷也得把孙贼你好好打一顿!”

山崖上、缓坡下。

三十里铺生产队那些光怀揣着一颗焦急的心,却帮不上忙的来父老乡亲们,齐聚一堂。

黑压压的,到处都是人。

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全生产大队的人都来了。

别说还走得动路的老汉老太,一个不落,全数到场。

甚至那些只能喘气,已经走不动路的老太婆,也非得让他家的儿女用门板把她抬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些三十里铺全体社员,从来没聚集的这么完整过。

比过大年看扭秧歌,还来的齐整。

三十里铺生产队是个大庄子。

所辖的3个小生产队,加起来也有170来户人家,足足1000把号人。

它是由后川刘家仡佬、沙圪堵村,以及位于前面一些的三十里铺自然村,合并而成。

像南方很多生产大队,一般都有8个生产小队。

不过由于陕北这边,很多时候得靠天吃饭,人们播种的山坡面积比较大,纯粹是靠着广种薄收,而世世代代艰难的生存着。

由于土地贫瘠,产出有限。

所以人口就不适宜居住的太过于集中。

因此像三十里铺这种、只有3庄子就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大队,在陕北并不罕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