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018章 从此独立门户了(4/4)

然后知青们各自拿出随身带来的口袋,跟着生产队的会计,大队长,还有仓库保管员,来到仓库领取口粮。

等到这一切忙完。

知青们把装着粮食的棉袋子放在窑洞外面,然后进屋,开始领取自己的新户口本。

知青们下乡插队,他们的户口会从城镇居民,变成地道道的生产队社员。

所以户口本就需要更换。

在这个时期的户口本,是一个有巴掌那么大,用牛皮纸做成封面的小本本。

封面上印刷着一组很粗糙的汉字:居民户口簿。

xxxx共和国x安部制

叶小川打开封皮。

只见第1页纸上写着:

户别:家庭户口

户主姓名:叶小川

住址:陕州省俞林市脂米县三十里铺生产队第二生产小队。

第1页上面还写着,其他还有些承办人,以及发证机关的内容。

而在第2页,则印着“姓名”,“户主或与户主关系”。

以及“1973年12月13日,因其他由49城,西城区南锣鼓巷29号迁移来”等等内容。

有了这么一个户口本之后,这一世的叶小川,从此就和城里人没什么关系了。

从此以后,叶小川就成为了一个农民。

而且还是独门独户的户主。

看着看着。

叶小川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户口簿上面的内容,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脑海里的那个柜组显示屏,突然发出阵阵白光!